Workflow
人身险银保渠道深度研究 - 三十年演进与价值跃迁
2025-08-18 09:00

行业与公司概况 - 行业:人身险银保渠道 - 公司: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阳光保险等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资产配置动态 - 2025年初保险公司增配股票约6,000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股票占比提升至8.8%(年初7.6%)[1][4] - 债券配置占比51.9%,较年初提升1.6个百分点;非标资产和银行存款占比分别下降2.3和0.4个百分点,资金流向债券和股票[1][7] - 基金配置比例降至4.5%(年初4.9%),因新会计准则下公募基金需归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影响报表稳定性[4][6] 2 负债端转型与挑战 - 产品结构从传统险转向分红险(预定利率2% vs 传统险2.5%),降低负债成本并缩短久期[9] - 新单保费占比未超50%,传统险因高预定利率(2.5%)更受市场接受;9月1日后传统险利率下调至2.0%,或推动分红险占比提升[10][11] 3 银保渠道发展 - 增长驱动因素: - 银行存款利率下降,保险产品吸引力提升;A股成交量增加带动资金流入[12] - "报行合一"政策(2024年实施)降低费用率,提升盈利能力和现金价值率,上市公司银保增速优于行业[12][29] - 监管影响: - "报行合一"导致2024年新单保费负增长,但长期利于行业规范;大公司更受银行青睐(品牌效应>佣金差异)[30][31][32] - 海外对比:欧洲银保占比最高(南欧50%-80%),美国、日本较低(日本约6%)[34][36] 4 投资与市场预期 - 中国平安举牌太保H股和国寿H股,反映头部公司资金充裕(权益类配置规模达万亿级)[8] - 投资者对股市乐观,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受益于A股/H股上涨,三季度利润或超预期[16][17]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5%,利率上行趋势或利好固收类资产收益[18] 5 公司表现与推荐标的 - 银保渠道占比变化: - 国寿:银保首年保费占比从2015年62.3%降至2020年13.4%,后回升[37] - 新华保险:银保新业务价值占比从2019年1%增至2024年40%[37] - 推荐标的: - 高股息:中国平安(A股股息率4%+)、阳光保险(股息率6%)[20] - 含股量高:新华保险、中国人寿(弹性大,直接受益股市上涨)[20][21] 6 未来发展方向 - 深化银保合作:股权绑定(如平安-平安银行模式)、拓展高净值客户资源[38][39] - 产品多元化:增加保障类及复杂产品(如分红险),平衡储蓄型主导现状[39] - 渠道协同:银保与代理人渠道共同发力,非替代关系[39] --- 其他重要细节 - 历史阶段:中国银保渠道经历五个阶段(1996-2025),当前处于深化改革期,数字化与线上线下融合是关键[22][23] - 政策影响:2010年"1+3"网点限制、2013年预定利率上调至3.5%曾挤压银保增长[26] - 增额终身寿:2022年后成为银保主力产品,契合客户储蓄+保障需求[28] --- 数据汇总表 | 指标 | 2025年数据 | 变化(vs年初) | |------------------------|------------------------------------|--------------------------| | 总投资资产规模 | 36.2万亿元(寿险占90%)[3] | +9%(年初)/+4%(Q1末) | | 股票配置比例 | 8.8% | +1.2pct [1][4] | | 债券配置比例 | 51.9% | +1.6pct [7] | | 非标资产占比 | - | -2.3pct [7] | | 银行存款占比 | - | -0.4pct [7] | --- :所有数据与观点均基于电话会议原文,未添加主观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