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光模块行业[1][2][4][5][6][7][8][9][10][11][12] * 北美算力行业[2] * 云厂商(如Meta)[1][2][4][5][7][10] * 芯片供应商(EML和DSP芯片)[1][5][9] * 国产核心模块公司(如旭创、新易盛)[11][12] * 英伟达[4][11][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二线算力标的在头部公司盘整时若有边际催化因素估值修复迅速[1][2] * 建议关注确定进入北美链且竞争对手短期难以进入的公司长期两三年后业绩或将爆发式增长[1][2] * 光模块行业发展趋势乐观云厂商上调资本开支海外采购密集接触国内供应商[1][4] * 预计2026年800G光模块需求量将超预期15%-20%[1][4] * 1.6T产品维持800万支预期更多采购集中在800G产品上[1][4] * 预计2026年光模块需求量将增长两到三倍但核心芯片EML和DSP扩产困难总供应量最多4000万支800G产品可能出现供不应求[1][5] * Meta等厂商积极扫货或导致涨价[1][5] * 若产能极限为4000万支且不上调出货量光模块公司价格下降幅度将低于正常水平15%-20%甚至低于10%[1][5] * 芯片供应商已传出涨价预期验证需求进一步上调[1][5] * 光模块板块走势预计将更强劲9月光博会和10月下游订单将推动市场景气度[1][6][7] * 云厂商持续上涨资本开支采购节奏良好应重点关注光模块板块盈利能力提升[1][7] * 市场质疑光模块净利率能否维持30%以上但当前景气度提升需求爆发及潜在涨价因素影响下明年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并传导至股价[3][8] * 光模块行业估值偏低在牛市阶段应考虑远期利润折现若未来三年景气度高增长可观仅给20倍估值偏低[3][11] * 国产核心模块公司市值未充分体现算力膨胀趋势资产被低估[3][11][12] * 兴业银行在2025年预计达到70%的净利润率在硬件制造业中极为罕见[9] * 产业更新换代节奏过快2026年将推出3.2T和400G EML芯片包括3纳米DSP的小批量样品并于次年开始批量商用[9] * 光模块行业能够保持高净利率主要因为技术升级周期变短带来的时间价值[10] * 推理主导需求上升使得光模块行业未来两到三年的景气度都非常好各大云厂商和台积电等均表态未来两年至少保持高增长[10] * 预计头部公司如旭创新易盛市值达到3000亿以上较为合理如果市场紧密度持续甚至可触碰4000亿[11] * 在英伟达市值膨胀至4.5万亿之后美国器件类供应公司普遍市值不低于100亿美金而中国核心模块公司的市值相对较低[11][12] 其他重要内容 * 磋商预计将在9月10号前后的光博会后密集落地可能会传出加单信息[4] * 今年下半年1.6T芯片才开始批量商用两年后即进入3.2T规模[9] * 过去三年的熊市背景下一般给第二年的估值最多20倍[11]
当前光模块板块观点更新
2025-08-18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