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算力价值量拆分
2025-08-18 09:00

行业与公司 - 国产算力产业链包括AI芯片(寒武纪、海光)、AI服务器(浪潮)、服务器电源(欧陆通)及算力租赁(方科技、宏景科技)[1] - AIDC企业包括光环新网、奥飞数据、世纪互联和万国数据,供电制冷方面受益公司包括英维克、中恒电气和科华数据,网络设备方面有锐捷网络及源杰科技等[3] - 液冷板块推荐英维克、银轮股份、高澜股份等公司[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国产算力可能在2025年第三、四季度迎来基本面拐点,配置思路包括国产算力卡、AI服务器、服务器电源及算力租赁,以及跟踪NVIDIA H20及RTX Pro芯片在国内的推进情况[2] - AI产业链市场空间与AI芯片功耗及数量紧密相关,资本开支主要来自AI巨头(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和AIDC企业(光环新网、奥飞数据)[4] - 以100万张平均功耗700瓦的AI芯片为例,对应12万台服务器,总功耗1.4GW,AI芯片总价值量约1,100亿元,AI服务器约1,500亿元,服务器电源约32亿元,AIDC企业总资本开支约280亿元[5][6] 液冷行业发展 - 液冷行业正在加速发展,潜力巨大,市场规模可达数百亿甚至上千亿元级别,测算方式包括按芯片价值量(单芯片2000-3,000元)或单机柜价值量(50-60万元)[1][8] - 液冷技术海外市场发展预计快于国内,2026年海外市场空间至少达数百亿元,国内为数十亿元[2] - 液冷渗透率较低但发展迅速,从0到千亿级别空间赛道,需结合机柜与芯片情况进行分析[6][7] 网络设备需求 - 网络设备需求评估需考虑巨头的组网架构,如NVA的GPU光模块配比为1:2至1:3,华为整机柜方案为1:16[9] - 准确计算光模块和交换机需求量需了解每家公司的组网结构,并推算芯片和光模块对应数量[9] 全球AI产业链趋势 - 看好全球AI产业链进入估值提升阶段,国内AI产业链有望迎来拐点,光通信板块(中际旭创、源杰科技、长光华芯)及液冷板块值得关注[10] - 全球AI呈现共振关系,而非对抗关系,通信行业首推光通信板块,同时重视硅光CPU及芯片等细分领域龙头[10] 其他重要内容 - 国产算力各大产业链环节拆分测算核心是了解AI芯片情况,资本开支主体包括AI巨头和AIDC企业[4] - 液冷资本开支需分别考虑由巨头负责的服务器内部液冷以及由IDC企业负责的外部液冷[7] - 国产算力方面值得关注的公司包括寒武纪、海光、欧陆通、浪潮、华擎技术等[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