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券商、有色、煤炭、电网、电力、出行链(体育、OTA、景区)、恒生科技、国产算力(如寒武纪)、半导体链代工、设备材料及模拟功率等fabless公司[1][4] * 公司提及寒武纪、阿里(关注其财报CAPEX超预期可能性)[4]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入 * 市场表现强劲,成交额从1.5万亿升至2.3万亿,正向2.5万亿迈进[2] * 外资持续流入:7月以来被动资金流入A股约100多亿元(对应19亿美元),港股流入一两百亿元级别[1][6] * 融资资金规模:7月以来达2000亿元,上周流入约450亿元[1][6] * 融资余额占比:当前0.85(峰值0.9),融资成交额占比当前10.5(峰值11),显示仍有上涨空间[8] 牛市趋势与换手率 * 自由流通换手成交达4(历史强势牛市换手率均在4以上),市场参与度高,离顶部尚远[7] * 历史第二轮上涨时换手率提升,若未来无法继续提升则需警惕大周期触顶[7] 配置策略 * 龙头牛策略:券商、有色、煤炭[1][4] * 低位央企重组领域:电网、电力、出行链(体育、OTA、景区)[1][4] * 成长方向:恒生科技(港币升值推动外资流入)、国产算力(如寒武纪)、半导体链代工及设备材料[4] 重要但易忽略内容 风险因素 * 海外流动性变化:重点关注美联储Jackson Hole会议鹰派表态可能引发回调[3][11][12] * 国际关系变动:如俄乌局势低于预期但不会形成实质利空[12] 短期触顶信号 * 触顶伴随成交量缩减,当前成交上涨趋势未破(需维持2.3万亿水平)[3][9][10] * 回调机会判断:若成交量无法维持或美联储鹰派表态催化[11] 数据细节 * 外资流入A股与港股规模差异:A股约100多亿元 vs 港股一两百亿元[1][6] * 融资资金增量空间:余额占比距峰值差0.05,成交额占比差0.5[8]
如何应对“恐高”情绪
2025-08-18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