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无人机深度 - 构建无人装备时代钢铁穹顶
2025-08-18 09: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反无人机领域,涉及军用及民用高价值目标防护[1][3][13] * 中国航天科技九院、中电科28所、兵器装备工业等军工央企布局完整反制体系[11][17] * 上游激光/微波组件厂商锐科激光(6,912)、红外探测企业高德红外/睿创微纳[18] * 中游雷达厂商国睿科技、航天南湖、纳睿雷达[19] * 整机企业航天电子、联创光电、华丽创通、新劲刚具备全产品线能力[20] 核心观点与论据 无人机战场应用 * 小型商用无人机成本仅数千元,可摧毁价值数千万的装甲车辆,俄乌双方FPV无人机防御阵地数量激增[1][4] * 乌克兰2025年FPV无人机采购量达450万架,为2024年(100万架)的3-4倍[15][16] * 土耳其TB2早期战绩显著但后期被防空系统大量击落,凸显大型无人机局限性[7] 技术发展趋势 * 无人机向自杀式/四旋翼小型化发展,采用复合材料降低雷达反射面积[8] * 反制技术需组合探测(雷达/光电/声学)与杀伤(激光/微波/电磁干扰)手段[5][9] * 中国展示"蜂群"作战战术及配套反制措施(发烟车+激光/微波精准打击)[9] 市场规模与需求 * 全球反无人机市场2024-2031年CAGR达24.7%,地基设备占比91%[13] * 高价值静态目标(机场/化工厂)防护需求占58%,单兵背负设备占26%[13] * 乌克兰朱网行动摧毁俄40+架军机,警示全球高价值目标防护需求[2][16] 关键数据与细节 * 乌克兰朱网行动:走私150架无人机摧毁13架俄战略轰炸机(含图-95)[2] * 俄电子战部队曾在叙利亚一周击落50架无人机[10] * 激光/微波组件厂商锐科激光(6,912)被重点推荐[14][18] * 软杀伤标的如天合防务/新劲刚市值较小但弹性高[14] 产业链布局 * 上游:高能微波/激光组件+红外探测[18] * 中游:雷达技术(国睿科技/航天南湖)[19] * 下游:整机集成(航天电子/联创光电)[20] * 供给端集中度低,军工央企与上市公司共同竞争[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