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与公司 - 公司:华润置地(China Resources Land, CR Land)[1][8][46] - 行业:中国房地产(住宅开发与商业地产)[1][2][3]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业务模式转型的五个阶段 公司正处于从传统开发商向“开发+持有+资产管理”模式转型的五个阶段: - 阶段1:提升经常性收入(如租金)在盈利中的占比(2024年占比41%,预计2029年超50%)[2][12][14] - 阶段2:将更多资产注入公募REITs或私募REITs(2025年已宣布4个商场分拆,估值约40亿人民币)[15][19] - 阶段3:减少对住宅开发(DP业务)的资本投入(因新房市场萎缩,1H25土地补充量低于销售额)[20][21] - 阶段4:股息政策从“核心利润的37%”改为“绝对每股股息(DPS)”(类似香港房企,提升股息可见性)[24][26] - 阶段5:转型为资产管理(类似领展REIT)和投资管理(类似Goodman基金模式)[29][31][33] 2. 估值与市场低估 - NAV折让50%:当前股价较净资产价值(NAV)折让50%,2026年预期PE仅8.1倍,低于港股/A股同行平均(13.8倍)[1][4][8][42] - 目标价上调14%:基于36%的NAV折让(10年平均),目标价从37港元上调至42港元[4][41] - 股息收益率吸引力:2026年预期股息收益率4.6%,高于行业平均3.0%[4][25] 3. 潜在催化剂 - REITs分拆:80%的商场(NAV 2560亿人民币)未来3年可分拆,规模达市值的1.4倍[15][17] - 取消预售制度:若政府取消预售,将降低住宅开发回报率,加速资本转向分红或商业资产[11][20] - 股息政策改革:若改为绝对DPS,可能推动股价上涨(每增加1元股息或提升市值10%)[27] --- 其他重要细节 财务数据与预测 - 收入与利润:2024年收入2788亿人民币(+11% YoY),但核心净利润下降8.5%[5][26] - EBIT利润率:从2023年的23%降至2024年的19.1%,预计2029年回升至23%[5][44] - 净负债:2025年预计净负债/EBITDA为2.6倍,负债率可控[6][44] 风险因素 - 行业风险:中国房地产下行周期、预售政策变化、土地市场竞争加剧[47][48] - 公司风险:REITs市场发展不及预期、转型期盈利波动[29][31] --- 总结 华润置地因业务转型和REITs分拆潜力被市场低估,当前估值具备吸引力。核心关注点包括: 1. 经常性收入占比提升与REITs分拆进度[12][15] 2. 股息政策改革可能性[24][26] 3. 住宅开发资本投入的进一步收缩[20][21] 若上述催化剂兑现,NAV折让有望收窄,推动股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