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分析总结 行业概述 - 行业:光通信(光学收发器)[1][2] - 核心驱动因素: - ASIC(专用集成电路)需求增长:预计2026年ASIC数量从2025年的3-3.5百万增至5.5-6百万 [10] - SiPh(硅光子技术)迁移:预计2026年渗透率达50%+,毛利率提升至45-50% [1][30] - 800G/1.6T收发器需求:2026年需求预测上调至45百万/8百万单位 [1][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超级上升周期 - ASIC推动:AI加速器带动光学收发器需求,每ASIC的附加率可达25倍(使用LPO技术)[11][12] - SiPh技术优势:功耗更低(800G SiPh功耗8.5-11W vs EML 13W),成本更低(1.6T SiPh成本499美元 vs EML 704美元)[31] - 客户扩展:新客户如Oracle、Coreweave加入,需求多元化 [1][13] 估值重估 - PE倍数提升:当前市场给予15倍PE,但20倍更合理,因: 1. ASIC增长可持续至2027年 [3] 2. 推理AI资本支出更稳定 [28] 3. CPO(共封装光学)大规模应用推迟至2029-2030年 [28][30] 公司优选 - Innolight(300308.SZ): - 市场地位:全球收发器龙头,客户包括Meta、Google、Nvidia [27][40] - 财务预测:2026年营收606亿人民币(+20%),毛利率44.8%(+7.5百分点)[42] - 目标价:347人民币(20倍2026年PE)[41] - Eoptolink(300502.SZ): - 技术优势:SiPh渗透率2026年达40%,毛利率52.2% [32][34] - 财务预测:2026年净利159亿人民币(+20%)[34] - 目标价:321人民币(20倍2026年PE)[33] - Suzhou TFC(300394.SZ): - 增长点:1.6T光引擎需求,2026年出货量1.2百万单位 [46] - 目标价:140人民币(30倍2026年PE)[46] 其他重要内容 - 供应链风险:激光源和被动光学组件供应紧张可能限制需求 [13] - 竞争格局:客户偏好一线供应商(Innolight/Eoptolink),二线厂商份额有限 [13][40] - 技术路线图:LPO(线性驱动可插拔光学)可能成为CPO前的过渡方案 [12][30] 数据摘要(关键财务预测) | 公司 | 2026E营收(亿人民币) | 2026E净利(亿人民币) | 目标价(人民币) | PE倍数(2026E) | |--------------|-----------------------|-----------------------|------------------|------------------| | Innolight | 606 | 195 | 347 | 20x | | Eoptolink | 386 | 159 | 321 | 20x | | Suzhou TFC | 90 | 36 | 140 | 30x | [1][2][3][10][11][12][13][27][28][30][31][32][33][34][40][41][42][46]
中国网络:专用集成电路和硅光技术支撑超级周期将至,首选新易盛-CITI-China Networking:Super Upcycle Ahead Backed by ASIC and SiPh, Top Pick Inno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