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概览 - 行业:中国工业自动化(IA)行业,涵盖伺服系统、变频器(LV/HV)、PLC、工业机器人等细分领域 [1][13] - 核心公司: - 本土龙头:汇川技术(300124 CH)、埃斯顿(002747 CH)、信捷电气(603416 CH)、怡合达(301029 CH)等 [2][98] - 海外品牌:西门子(SIE GR)、ABB(ABBN SW)、安川电机(6506 JP)、松下(6752 JP)等 [3][99]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本土品牌加速替代海外品牌 - 数据支撑: - 2024年本土伺服系统市占率提升至60%(2019年44%),工业机器人本土份额达60%(2019年38%)[216][218] - 2025年7月本土IA供应商销售同比增长+19%(6月+18%),海外品牌增速降至+1%(6月+6%)[2][3] - 汇川技术:伺服订单增速从6月的+15%提升至7月的+20%以上,市场份额达32%(1Q25)[2][98] - 原因:政策支持(补贴、退税)、供应链成本优势(年降本5% vs 海外3%)、产品迭代更快 [215] 2. 下游需求分化 - 增长领域: - 物流、电池、包装、纺织、机床:本土企业订单增速达20%+(信捷电气、埃斯顿)[2] - 电动车相关:电机控制器6月销售同比+55%,动力系统+42% [45] - 疲软领域: - 光伏需求恶化:伺服下游光伏需求6月同比-38%(5月+388%)[26] - 房地产相关:电梯、起重设备需求持续承压 [88] 3. 海外品牌表现疲软 - 变频器市场: - 安川中国变频器销售7月同比-11%(6月持平),ABB同比-6%(6月+10%)[3] - 高压变频器专用型号(如ACS6000)增长稳健,但通用型号因定价劣势需求疲软 [3] - 伺服系统:西门子1Q25销售同比-30%,市场份额降至7%(4Q24为10%)[99] 4. 宏观与行业指标 - PMI:7月制造业PMI降至49.3(6月49.7),高端制造PMI降至50.6(6月50.9)[5][67] - 出口:7月中国出口同比+7.2%(6月+5.9%),集装箱吞吐量增速+1.9% [67][71] - 成本端:8月钢材价格上涨,铜价下跌,原油价格稳定在67美元/桶 [73][77][85] --- 其他重要细节 季度趋势 - 1Q25需求复苏:IA总需求同比+2.4%(4Q24 -0.2%),OEM IA需求同比+3.3%(4Q24 -1.4%)[87][88] - 机器人市场:1Q25销量同比+12%,埃斯顿市占率10%超越安川(5%),汇川SCARA机器人份额9% [140][147] 长期预测 - 2025年展望:IA需求预计同比+3.5%,OEM IA(+0.7%)和项目IA(+5.0%)分化 [160][181] - 细分产品:伺服(2025E持平)、高压变频器(+8%)、工业机器人(+9%)[180][206] 风险提示 - 价格竞争:本土伺服厂商价格战激烈,利润率承压(如汇川伺服毛利率13.3%)[98][188] - 地缘政治:欧盟市场疲软影响台湾企业(如Hiwin 7月销售同比-6%)[4] --- 图表关键数据摘要 | 指标 | 7月/1Q25数据 | 来源 | |---------------------|----------------------------------|------------| | 本土IA销售增速 | +19% YoY(7月) | [2][13] | | 海外IA销售增速 | +1% YoY(7月) | [3][13] | | 伺服下游光伏需求 | -38% YoY(6月) | [26][30] | | 日本机床对华订单 | -0.5% YoY(6月) | [67][69] | | 埃斯顿机器人订单增速 | +25% YoY(7月) | [2][147] | --- 注:所有数据均来自Jefferies电话会议纪要,涉及公司代码与市场表现详见原文图表 [215-229]。
中国工业月度报告(2025 年 7 月)-整体需求不错,本土化进程加快IA Monthly (Jul 2025) – Overall Demand Not Bad, and Localization Accelerated
2025-08-18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