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因素详解保险股的投资逻辑
2025-08-18 23:1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涉及寿险和财险两大领域,主要公司包括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及中国财险等[1][3][22][23][24] - 寿险公司盈利模式为资产负债双轮驱动,财险公司盈利模型为已赚保费*(1-综合成本率)+投资收益率*投资资产[1][5] --- 寿险行业核心观点 盈利模式与驱动因素 - 负债端:通过降低定价利率控制成本,资产端依赖投资收益率提升(固收类资产占比55%,权益类12%)[1][4][16] - 当前利差占盈利超50%,新业务价值(NBV)和内涵价值(EV)为关键指标[2][17] - 代理人渠道转型是重点,需优化队伍结构(80后、90后为目标客群),提升人均产能[8][23] 产品趋势与需求 - 年金险增长突出(平安寿险2022年占比20% vs 2020年14%),重疾险承压[9] - 保障型产品(健康险、意外险)价值率更高,商业健康险和养老险空间广阔[9] - 保本保息需求旺盛,年金险因竞品收益率恶化更具吸引力[7] 市场表现 - 2020年后负债端下滑,2022年底利率上行带动板块反弹[21] - 中国人寿在利率上行期弹性大,中国太保因资产负债匹配优势展现阿尔法属性[22] --- 财险行业核心观点 盈利模式与市场格局 - 综合成本率<100%时,投资资产资金成本为负,承保利润与投资收益双驱动[10][11] - 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平洋财险市占率64%,集中度高[13] 保费增速与业务结构 - 2020-2023年财险增速波动(2%、-2%、9%、9%),主因车险综改导致车均保费下降[12] - 非车险(农险、责任险)成新增长点,车险占比降至54.7%(2023年)[15] 核心竞争力 - 中国财险凭借定价能力、规模优势及渠道网络领先,承保盈利水平优于行业[24] --- 资产配置与估值 - 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固收类55%、权益类12%、另类资产<30%[16] - EV估值更适用(反映未来利润潜力),PE/PB因盈利滞后性不适用[18] --- 风险与政策影响 - 车险受政策影响显著(如2020年综改导致保费下降)[12][15] - 利率波动、房地产风险及股市表现直接影响投资收益和股价[19][21] --- 其他关键数据 - 平安寿险年金险保费:2022年1105亿元(占比20%)[9] - 财险三巨头市占率:2011年66.6% → 当前64%[13] - 车险增速:2020年0.7%、2021年-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