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研究框架培训关键要点总结 1 行业及公司概述 -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四大主环节及逆变器、支架、储能等配套设备[1][2] - 辅材包括工业硅、石英砂、热场、金刚线、银浆、玻璃、胶膜、背板、边框等[2] - 主产业链供需格局相似,盈利压力从组件向上游传导[1][4] - 逆变器、支架、储能设备盈利相对独立且较好[1][4] 2 各环节特点及竞争格局 硅料环节 - 技术壁垒高,单万吨投资额6-8亿元,建设周期1.5年[5] - 头部企业通威(改良西门子法)和协鑫(硅烷流化床法)代表不同技术路线[5] - 价格波动显著,现金成本/生产成本/完全成本分层明显[5] 硅片环节 - 资产较轻,每GW投资1.5-2亿元,建设周期6-12个月[6] - 技术变革基本完成,当前盈利状况差[6] - 竞争压力大,需龙头企业加强成本控制[6] 电池片环节 - 技术演进围绕转换效率提升,TOPCon已成主流(超90%份额)[8] - 2022年TOPCon先行者(晶科、钧达)获超额收益,2023年消失[8] - 需关注HJT、XBC等新技术突破机会[8] 组件环节 - 生产难度低但品牌力关键(需25-30年质保)[9] - 美国等高端市场布局影响盈利能力[9] - 彭博TIER One排名体现品牌实力[9] 辅材环节 - 胶膜:福斯特占50%+份额,二三线厂商转向汽车调光膜等新业务[10] - 光伏玻璃:福莱特和信义双寡头占50-60%份额,窑炉投资7亿元/个[11] - 逆变器:组串式(锦浪)和集中式(华为、阳光)分化,储能逆变器价值量更高[13][14] 3 行业供需与周期特征 - 2024年全球新增装机530GW,长期看30年内或达1,000GW[3][18] - 当前产能过剩严重(总产能超1,100GW),CAPEX自2024年显著下降[17][20] - 中国占全球各环节产量超90%,龙头产能超100GW vs 二三线仅几GW[20] - 发展瓶颈从硅料产出转向电网消纳能力[17] 4 盈利与投资机会 - 反内卷进展:硅料价格从3.2万涨至4.3万/吨,各环节价格回暖[22][23] - 投资关注:硅料、新技术(TOPCon/HJT/XBC)、一体化组件[24] - 股价表现:2020年前与补贴相关,2020年后跟随基本面[21] - 2024年逆变器/储能板块表现突出[21] 5 技术发展趋势 - 电池技术从BSF→PERC→TOPCon演进,效率提升是关键[7][8] - 储能成本下降推动"光储平价"过渡[18] - 设备效率接近极限,新旧产能差距缩小[20] 6 风险提示 - 产能过剩导致盈利压力(2024年需求530GW vs 供给600-700GW)[19] - 电网消纳能力可能成为新瓶颈[17] - 技术迭代风险(如PERC被淘汰)[8]
光伏行业研究框架培训
2025-08-18 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