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功率半导体市场调研
2025-08-20 22:49

功率半导体行业与市场动态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功率半导体行业 包括传统MOS IGBT 碳化硅等产品领域[1] * 涉及的公司包括国际原厂如英飞凌 依法半导体 ST 安森美 罗姆 BOSBE 宏声美等[1][8][11][14] * 涉及的国内公司包括斯达 比亚迪 中车 时代电气 三安光电 天岳 新节能 三星(上海)等[1][11][13][15][23] 核心市场趋势与价格动态 * 功率半导体行业在2025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开始好转 整体业务稳中有升 同比增幅约为10%至20% 增长主要体现在销售金额而非价格[2] * 功率半导体价格预计持续下降 原因包括国内同行竞争加剧以及原厂为争取份额主动降价[3] * 供需关系发生变化 从供小于求转为供应过剩 许多原厂产能充足 且第一季度财报不理想 公司进行高层更换和裁员 需要业绩支撑 价格策略可能持续到年底[4] * 2025年上半年ST 高压MOS等产品平均降幅10%-20% 下半年预计维持类似水平 总体平均降幅约15%[5] * 碳化硅竞争最激烈 预计降幅达20% 传统MOS和IGBT降幅约10%[1][5] * 进口品牌调整价格策略 缩小与国产品牌价差 客户可接受的进口品牌溢价降至10%-30%[6] * 若进口品牌继续降价 国内厂商或将跟进[6] 国内外厂商竞争格局 * 国产功率半导体产品已能满足很多使用需求 在终端客户中逐渐获得认可 部分客户按比例分配使用进口和国产品牌 使国产产品占据一定市场份额[7] * 为维持竞争力 国产产品也在不断调整价格以应对进口品牌的降价策略[7] * 国际原厂如依法 英飞凌等毛利率通常较高 一般在60%以上 尽管整体降幅在15%至30%之间 仍能保持一定利润[8] * 国际原厂通过优化原材料和生产工艺降低成本 例如实行"in China for China"策略 在国内建立供应链 ST与三安光电 英飞凌等公司在本土进行生产以降低成本[1][8] * 国内企业由于本土生产或代工 运营成本相对较低 其产品价格与国外企业差距缩小至10-12个百分点[9] * 随着国内企业逐步进入高端市场(如IGBT和碳化硅领域) 其毛利率有望接近国外水平 在高端应用领域 国内公司如果运营良好 其毛利水平与海外公司的差距将不大[9] 产品与应用领域动态 * 2025年上半年IGBT和碳化硅单管市场竞争激烈 主要集中在单管MOS领域[10] * 新能源车架构向800伏 900伏发展 推动高端车型采用模块技术 碳化硅模块在汽车电子领域应用广泛 如电机主控和汽车悬架[1][10][11] * 碳化硅模块主流车型应用:特斯拉 比亚迪使用易法半导体 小鹏 大众 现代使用英飞凌 蔚来 奔驰使用安森美 通用 雷诺采用Bosch 比亚迪自产部分用于自身车型[11] * 国内公司介入高压电器架构中的碳化硅模块主控领域 如三安光电与ST合资生产 比亚迪自产 三星(上海)及斯达逐步介入市场[12] * 三星和斯达都是国产半导体公司 三星主要提供半导体产品 斯达负责与车企合作提供汽车电子悬架等模块[13] 供应链与技术创新 * 国内碳化硅晶圆生产尚不成熟 主要依赖进口 国内厂商如天岳可提供衬底 但大部分国内品牌厂商仍需从BOSBE 宏声美和罗姆等国外公司购买晶圆[14] * 碳化硅单管市场主要竞争者包括斯达 比亚迪 中车 时代电气等 这些公司在车规认证方面具有优势[15] * 未来碳化硅衬底成本有望显著降低 目前使用六寸衬底成本较高 预计2026年开始推出八寸碳化硅衬底 成本将降低约60% 使碳化硅与传统的硅MOS成本接近 逐步替代传统产品[16] 新兴需求与增长驱动 * AI行业对功率器件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尤其是AI服务器电源 由于AI服务器功耗大对能耗要求高 对碳化硅和MOS器件需求量非常大 一台AI服务器可能需要100到200个相关器件[17] * 2025年电子行业增速最快的领域是AI相关领域 包括AI服务器电源 汽车行业也表现出显著增量[18] * 2025年AI数据中心需求非常强劲 服务器在整体营收中占比约为10%到15% 相比汽车工业和家电等行业增长尤为显著 呈现爆发式增长[19] * 服务器市场是2025年最大的爆发点 增速非常快 除传统大型服务器厂商如浪潮外 许多消费型公司如手机和PC公司也逐渐转型进入服务器相关领域 通过外购电源产品推动行业发展[20] * 服务器电源属于高端需求 对功耗要求极高 电源效率需达到97%以上 传统MOS和IGBT器件能耗较高 因此碳化硅器件需求增加 其单价较高使得整体金额显著增加[21][22] * 国内厂商如斯达 新节能 三星等都积极参与服务器电源市场 虽然规格要求不及汽车行业 但仍有许多国内企业进入该领域[23] * 数据中心根据其功率和容量配置电源 处理速度越高对电源输入要求越高 包括交流转直流 不同直流电压转换等多个环节都需要使用功率器件[24] * 2025年半导体库存基本消耗完毕 各大半导体厂商围绕AI作为增长点展开竞争 预计未来几年都会持续增长 整体增量非常大[25] * 在AI相关应用中 客户对成本并没有太高要求 但原厂价格策略较激进 愿意放低价格以获取设计入选机会和份额[26] * 2025年下半年可能会继续降价以应对产能过剩问题 但总体来看今年仍能实现增长[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