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信对话汽车:汽车板块有哪些液冷受益环节?
2025-08-21 23:0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服务器液冷技术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 公司涉及银轮股份 翔宇科技 飞龙股份 中鼎股份 英维克 咸兴科技 川环科技 速连等汽车零部件及热管理企业[1][10][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液冷技术受益于AI发展及运营商推动 预计2026年总体市场空间约1500亿元 核心零部件如CDU 冷板 manifold等均有数百亿市场[1][6] * 液冷市场增长迅速 2025年预计达200多亿元 2026年接近千亿元 增长斜率超过2023至2024年的光模块[2] * 液冷逐步替代风冷成为动力电池热管理主流方案 新能源汽车能量密度提升及快充技术发展增加液冷需求[10] * 电子水泵是液冷核心组件 服务器领域要求更高寿命(50000至100000小时) 汽车应用为15000至20000小时[11] * 2026年服务器液冷电子水泵市场空间预计达50亿元 占新能源汽车电子水泵市场空间(100亿元)的50%[8] * 单机柜液冷价值量约10至12万美元 其中冷板占比35% CDU占比40% manifold占比10% 快接头和软管占比15%[6] * 2026年NVR72机柜出货量乐观估计10万台 加上ASIC及华为910系列芯片需求 支撑总体市场空间[6] * 液冷核心零部件供应以外资企业主导 但内资企业在华为链中参与冷板 CDU和快接头供应 存在增量空间[1][9] * 汽车零部件公司积极布局液冷技术 如银轮股份开发CDU产品 翔宇科技量产配套服务器厂商[10][14] * 飞龙股份在电子水泵领域具备大功率 长寿命 小体积优势 中鼎股份 川环科技等凭量产经验具竞争力[4][11][12] 其他重要内容 * 液冷技术自2023年关注度提升 ChatGPT 4.0爆发及三大运营商发布液冷白皮书推动渗透率目标达50%[13] * 2025年为液冷落地元年 2026年为行业赛道扩容期 龙头标的涨幅弹性更大[4][15] * 中国汽车行业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布局与服务器液冷技术存在协同效应 尤其在电子水泵 动力电池和软管等组件[1][7] * 内资企业如英维克 飞荣达 中光光电参与华为链冷板供应 英维克 比赫参与CDU供应 中广网电 华瞻参与快接头供应[9] * 飞龙股份将获国际OBR UR认证 拓宽海外合作 咸兴科技作为富士康核心标的受益于英伟达合作[14] * 液冷供应商处于测试阶段 预计2025年起零部件公司加大布局 带来收入和利润增长[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