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十年新高”高不高?港股为何跑输?
2025-08-25 17:13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包括全球资本市场、AI算力与液冷技术、数据中心、美国房地产市场 提及的公司包括英伟达、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英维克、思泉新材、飞荣达、Virtif、台达[1][31][3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美联储转鸽 暗示可能调整货币政策 市场预期9月降息概率升至90% 有望为全球资本市场注入流动性 利好包括中国资产在内的风险资产[1][2][3] * AI算力需求激增推动液冷技术发展 液冷方案凭借散热效率优势在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中加速替代风冷 拥有核心技术及与数据中心合作紧密的企业将受益[1][4][30] * 全球头部云厂商持续加大资本开支 预计2025年北美四家主要云厂商总资本开支同比增长47% 达到3,661亿美元 2026年有望进一步增长[31] * 液冷市场快速增长 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约30亿美元 2026年将达到86亿美元 单个机柜液冷系统价值量将接近10万美元[37] * 美国住房市场面临可负担性危机 呈现高房价、低成交状态 二手房年化成交量不足400万套(正常水平应超500万套) 降息是必要条件但不足以解决问题 特朗普政府可能采取流动性扩张政策组合 推动"两房"私有化[40][43][44] * A股市场表现强劲 自去年9月24日以来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超40% 万得全A接近60% 驱动因素包括政策边际变化、资金面驱动(存款搬家、货币秩序重构)及赚钱效应形成的正循环[21][22] * 2025年A股基本面稳健 预计全年盈利增速实现3.5%正增长(非金融板块约8%) 结束了过去四年下降趋势出现拐点[24] * A股估值处于合理水平 沪深300动态估值约12.6倍 PE TTM约14倍 处于历史分位数60%左右 股息率2.6%高于10年国债收益率(不到2%)[25][26] * 港股表现落后于全球市场及A股 原因包括A/H溢价过低(低于125%时吸引力下降)、基本面疲软(超60%恒指成分公司业绩下滑)、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及流动性差异(Hibor短时间内翻了近10倍)[8][11][12] * 对港股未来走势维持恒指24,000点基本预期 乐观情形下看25,000-26,000点 突破需依赖互联网和电商板块表现[15][16] * 美联储降息对港股有一定影响但非主要逻辑 在2019年和2024年降息周期中市场表现分别为震荡和下跌[13] * 美股点位上调至6,200-6,400点(乐观情形看6,700点) 驱动因素包括科技行业增速超预期、政府财政支持及降息促进传统需求恢复[7][9] 其他重要内容 * 数据中心建设面临提升算力密度与控制成本的双重挑战 冷却系统占基础硬件设施成本的15% 电费占运营成本的57%[32] * 液冷产业链处于早期推广阶段 冷板式液冷为主流技术方案 中国公司如英维克、思泉新材、飞荣达等逐渐切入海外供应链[34] * AI芯片功耗大幅提升 英伟达GB300 super chip最大TDP达1,400瓦(2017年V100仅为300瓦) DGX B200服务器系统功耗达14.3千瓦[35] * 中国新能效国标PUE上限为1.5 推动高效液冷方案成为主流[36] * 美国房地产市场库存短缺接近400万套 住房空置率为1956年以来最低 户均住房保有套数处于历史低位[47] * 中美楼市呈镜像关系 成交量均处历史低位 但中国利率下行空间较大 可通过利率中枢下行支撑资产利差扩大来修复市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