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炼化及烯烃行业格局展望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全球炼油行业与乙烯等石化行业[1] * 公司涉及国家石油公司如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 国际石油公司 以及民营企业如龙盛 恒力[1][8][11] 炼油行业核心观点与论据 * 全球炼油毛利率预计在2030年左右达峰值后下滑[1][2] * 全球炼油开工率预计2025年达78%至79% 2030年左右达峰值后因石油需求增速放缓而逐步下降[2] * 到2035年全球约22%的炼油产能(1,840万桶/天)面临关停风险 欧洲和中东地区合计占高风险关停产能一半以上[1][7] * 已有约150万吨/天的炼厂宣布关停或转型 中国占50%[1][5] * 欧洲因碳成本上升和电气化进程加快 石油需求显著下降[2] * 中国成品油需求在2024年达峰值 炼厂逐渐转向生产石化原料以减少汽柴油产量[2] * 非经合组织国家如非洲 预计到2035年石油需求每天增加100万桶[2] * 国家石油公司因政府支持关停意愿较低 国际石油公司更可能关闭或出售盈利微薄的老旧炼厂[1][8] * 不经济炼厂可能关闭或转型为生物燃料生产设施(如美国有炼厂转型为氢能或可回收燃料设施)[1][4][6] 乙烯行业核心观点与论据 * 全球约40%-50%的乙烯资产处于负利润或盈亏平衡状态 行业处于周期底部[1][14] * 处于利润前端的是中东和美国利用廉价乙烷的厂家 日韩 欧洲许多企业则处于亏损或盈亏平衡状态[14] * 2020年后全球乙烯投资主要由中国主导 民营企业大量进入[1][11] * 2025-2028年 中国的投资将主要由中石油 中石化等大型炼油公司主导 转向增产石化产品[1][12] * 全球约有6,300万吨乙烯产能面临关闭风险 占2025年全球总产能的27% 高中风险产能约占55%(3,000万吨左右) 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1][18] * 中国约有1,100万吨乙烯产能在未来五年内面临关停 其中500多万吨为高风险[1][19] * 中国超过20年的老旧裂解装置总产能约890万吨 占2025年总产能15% 预计"十五五"期间至少关停六七百万吨[19][20] * 中国政府对新项目审批趋严并控制单套装置规模 预计2030年前后投放的新项目将显著减少[3][21] * 日韩台地区预计将逐步退出部分不赚钱或老旧设备(韩国可能减少270~370万吨产能 日本2013-2015年退出了150万吨)[3][22] * 到2028年 欧洲乙烯总产能预计减少12% 上游装置关停多于下游 将更多依赖从中东和美国进口[24] 其他重要内容 * 预测受地缘政治紧张 碳关税 新能源转型速度等因素影响[4] * 若全球高中风险装置全部关闭 全球开工率预计提升约2% 欧洲开工率从74%提升至86%[29] * 到2027-2028年 欧洲和中国的新旧产能调整将显著影响全球供需关系 若高风险产能逐步减少(如每年600万吨)将接近供需平衡[3][32] * 乙烯利润将有所修复 高成本小型装置退出市场后整体成本预计下降约15美元[3][33] * 中国经济复苏对石化产品需求端影响显著 包括房地产 汽车等行业的需求驱动[36] * 全球石化产品需求仍在增长但增速放缓 与GDP增速相当或略低 欧洲需求萎缩严重 中国和东南亚绝对需求量仍在增加但供应增速超过需求增速[31]
全球炼化及烯烃行业格局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