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将逐步分析这份摩根士丹利关于大中华区半导体行业的电话会议纪要,并总结关键要点。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聚焦于大中华区半导体行业,特别是人工智能(AI)半导体供应链,包括晶圆代工、内存、封测、设备、设计等多个子领域[1][5] * 涉及公司众多,核心包括台积电(TSMC,2330.TW)、华邦电(Winbond,2344.TW)、京元电子(KYEC,2449.TW)、日月光(ASE,3711.TW)、世芯-KY(Alchip,3661.TW)、信骅(Aspeed,5274.TW)、联发科(MediaTek,2454.TW)等AI概念股,以及中芯国际(SMIC,0981.HK)、华虹半导体(Hua Hong,1347.HK)等中国晶圆代工厂[5][6][7] * 非AI部分涵盖智能手机、汽车半导体等,相关公司包括联咏(Novatek,3034.TW)、豪威(OmniVision,603501.SS)、瑞昱(Realtek,2379.TW)以及中国半导体设备商北方华创(NAURA,002371.SZ)、中微公司(AMEC,688012.SS)等[5][214] 核心观点和论据 * 行业观点上调至具吸引力(Attractive),看好AI半导体优于非AI半导体,认为关税和外汇影响担忧已过去,预计板块将进一步重新评级,并预览2026年关键投资主题[1][3] * AI半导体的长期需求驱动力包括技术扩散(生成式AI渗透到不同领域)和技术通缩(价格弹性刺激科技产品需求)[5] * 逻辑半导体和内存周期出现脱钩,逻辑晶圆代工利用率在2025年上半年为70-80%,尚未完全复苏,成熟节点代工的利用率和毛利率仍面临挑战[9][16][18] * 内存股价是逻辑半导体的领先指标,AI半导体预计将占台积电2027年预估收入的34%[22][26] * 汇率(台币升值)可能影响以台币计价的盈利,但不影响基本盈利能力,台币当季以来已升值9.46%,台积电指出美元/台币汇率每升值1%,毛利率将下降40个基点[29][31][34] * 中国AI和本土GPU供应是关键主题,DeepSeek触发推理需求,中国GPU自给率2024年为34%,预计2027年将达39%,本土GPU收入在2027年预计可达1360亿元人民币,由中芯国际先进节点产能推动[35][37][41][45] * 追踪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2025年6月同比增长反弹至+2%(3个月移动平均),2025年上半年除新加坡外,多数主要国家的设备进口下降[53][55] * 云资本支出保持强劲,主要CSPs的2025年第二季度资本支出同比增长67%,云AI半导体总目标市场(TAM)在2025年预估可能增长至2350亿美元[63][65][188] * 月度处理代币数表明AI推理需求正在增长,边缘AI半导体增速可能略快于云端,在云端AI中,推理AI芯片增速将超过训练芯片,定制AI芯片增速将超过通用芯片[68][71][72] * 台积电CoWoS产能扩张是关键供应指标,预计到2026年可能扩大至每月9.3万片晶圆,以缓解NVL72服务器机架的瓶颈,2025年台积电将把CoWoS和SoIC产能翻倍,但预计2026年扩张将减速[77][82] * GPU供需需要时间追赶,GB200 NVL72出货量预计将达到3万台,2025年AI计算晶圆消耗可能高达150亿美元,英伟占占大部分,2025年预估HBM消耗量高达160亿Gb[87][90][93] * 京元电子(KYEC)来自英伟达的测试收入在2025年可能占总收入的25%以上[96] * 共封装光学(CPO)可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并降低功耗,是最省电的解决方案[101][103] * AI专用集成电路(ASIC)是关键投资辩论,其市场份额 breakdown 显示定制AI ASIC芯片价值在2025年预估将达到210亿美元,CSP和特斯拉的评论显示了其ASIC战略和效益[110][139][141][144] * 台积电的制程节点发展实现了更高的晶体管密度和更低的功耗,其能效每代提升15-30%[145][146] * 推理和边缘AI是未来方向,AI眼镜是关注焦点,预计其TAM将从2026年开始起量,基础情景下预计2025-2030年市场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57%[151][155][186] * 车载AI计算(如英伟达GB10)可能成为关键市场趋势,但边缘AI尚未完全起飞,面临功耗、处理能力、成本、外形尺寸和应用用例五大关键障碍[168][173][176] * 晶圆对晶圆(WoW)堆叠与2.5D CoWoS相比,WoW技术可能是改善带宽和功耗的关键解决方案,预计到2030年TAM可达60亿美元,利基内存厂商将受益[177][183][184] * 中国汽车芯片本土化是机会,目前全球汽车芯片由欧美日厂商主导,大中华区供应占比不足5%,但中国电动车普及率领先全球平均水平,自给率预计从2024年的15%升至2027年的28%,投资重点在功率半导体、自动驾驶芯片和MCU三大领域[204][206][209][214] * 看好后端设备(如ASMPT),但对中国的封测代工(OSAT)持谨慎态度[216] 其他重要内容 * 提供了大量公司的详细估值比较表,包括市盈率(P/E)、每股收益(EPS)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ROAE)、市净率(P/B)、股息收益率等关键财务指标[6][7] * 包含了对众多公司的投资评级(Overweight, Equal-weight, Underweight)和目标价格[5][6][7] * 详细列出了英伟达不同产品系列(H-series, B-series, R-series)对京元电子的测试需求、测试时间、小时费率以及带来的收入贡献预测[96] * 提供了中国本土GPU(如华为昇腾910B/C、寒武纪MLU等)与国际产品的详细性能对比表[50][51] * 包含了AI训练的总拥有成本(TCO)详细分析比较,对比了英伟达、AMD、谷歌、AWS等不同AI芯片(GPU/ASIC)的方案[122] * 列出了主要云服务提供商(CSP)和特斯拉的ASIC项目、合作伙伴、战略和效益的详细评论表[144] * 文件末尾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披露、评级分布、分析师认证和监管声明,表明Morgan Stanley与报告中覆盖的许多公司存在业务往来和潜在利益冲突[225][229][243]
全球人工智能供应链更新;亚洲半导体关键机遇-Greater China Semiconductors Global AI Supply Chain Updates; Key Opportunities in Asia Semi
2025-08-26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