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香港房地产行业 涵盖住宅 零售物业 写字楼及酒店等多个细分领域[1] * 涉及的公司包括太古地产(Swire Properties) 香港置地(Hongkong Land) 恒基兆业地产(Henderson Land) 领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Link REIT) 新鸿基地产(SHKP) 九龙仓集团(Wharf REIC) 希慎兴业(Hysan) 恒隆地产(Hang Lung) 长实集团(CK Asset) 信和置业(Sino Land) 新世界发展(New World Dev) 嘉里建设(Kerry Prop) 富豪产业信托(Fortune REIT)及冠君产业信托(Champion REIT)等[1][2][3][4][5][6][8][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 行业基本面得到支撑 短期(ST)因素包括2025年下半年住宅成交量将保持稳定 零售销售和写字楼询盘将回升 长期(LT)因素包括国家对香港资本 企业和人才流动的坚定支持带来上行空间 潜在的联储局降息以及2025年9月的施政报告[1] * 太古地产和香港置地为行业首选 因其股东回报和现金流可见性高 恒基兆业地产亦被看好 但市场对其股息存在分歧 领展和新鸿基地产预计将继续受益于收益率压缩[1] * 所有公司均维持了中期股息 并预计财年股息保持稳定 恒隆地产可能从26财年中期起恢复纯现金股息 香港置地正在进行股份回购 太古地产和香港置地的非核心资产处置进展良好 希慎兴业新启动了80亿港元的五年资产回收计划[2] * 投资活动开始寻底 长实集团热衷于在香港投资 信和置业于8月以10.9亿港元中标屯门土地 富豪产业信托计划谨慎探索邻里商场收购 九龙仓集团考虑马哥孛罗酒店翻新或重建[3] * 住宅业务预订利润率仍面临压力 长实集团和恒隆地产在1H为黄竹坑及启德项目追加了拨备 新销售毛利率估计徘徊在约0-10% 但成交量和租金增长将支持楼价并缓冲利润率 恒隆和信和将可售单位转为出租公寓以保留长期资产价值 学生公寓需求通过整栋处置提供上行空间 1H一手和二手成交量创新高 但金额同比-20%和+0.3% 因2月印花税取消后低价新盘(<400万港元)成交量同比+307%[4] * 零售业正在改善 奢侈品商场在资产提升工程(AEIs)后实现正租金调升率 零售租金韧性高于预期 基本租金增长抵消了营业额租金下降 租户销售额从2Q25起改善 势头延续至7-8月 香港置地和希慎兴业在向奢侈品牌进行大规模AEIs后享受正调升率(香港置地Landmark +10%+ 希慎+5-7%) 但其他如九龙仓集团 领展(-5%)和IFC商场预计在2H25E有2-5%的负调升率 在内地 太古地产和恒隆地产实现正调升率(1H: 基本租金+3% 变动租金-10%) 但同业减租意愿强烈[5] * 写字楼市场呈现中心化趋势 核心区位资产负租金调升率收窄 租赁询盘增加(太古地产: +30%同比)支撑了核心资产入住率(如香港置地93% 希慎+2个百分点) 尽管市场面临挑战(花园道3号空置率+2个百分点至19%) 除超甲级中心区写字楼显示较窄的负调升率(1H约10% 2H将改善)且有现时租金企稳迹象外 各区负调升率估计为10-15% 认为中区写字楼受26财年西九龙IGC新供应(估计20%预租予两个主力租户)及铜锣湾利园八号(两个潜在主力租户在洽谈约30%面积)的影响较小[6] * 融资成本节省但资本化减少 对P&L影响不一 所有公司均受益于2Q25平均融资成本下降 若浮动利率港币债务(如九龙仓集团-120个基点 80%为浮动利率)或人民币债务(内地降息周期)比例较高则降幅更显著 新世界发展 恒基兆业地产 恒隆地产 嘉里建设 希慎兴业和九龙仓集团的盈利对利率更敏感 但由于发展中/进行中项目完工后资本化减少 尽管总利息下降 恒基兆业和嘉里建设的P&L净成本同比仍更高 认为新鸿基地产 太古地产和希慎兴业在26财年可能遇到类似情况[8] 其他重要内容 * 其他宏观数据包括香港6月零售销售额同比+0.7% (5月: +2.4%) 略逊预期但奢侈品板块表现优异 香港失业率达3.7% 为22年11月以来新高 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首批签证到期后续签率为54% 符合预期[9] * 近期因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急升导致股价回调 但基本面仍有支撑[1] * 九龙仓集团因酒店翻新而表现逊色[1] * 太古地产略逊预期 未有新的股份回购计划[2]
香港房地产 - 2025 年上半年总结 - 走出困境;信心增强;时间会治愈一切-Hong Kong Property_ 1H25 Wrap_ Getting Out of Woods; Higher Confidence; Time will Heal
2025-08-26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