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MSCI中国指数及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成分股公司 涵盖通信服务、非必需消费品、金融、医疗保健、工业、信息技术、材料、房地产、公用事业等多个行业[1][5][12] 重点提及美团、小鹏汽车、拼多多、金斯瑞生物科技、中通快递、招金矿业、昆仑万维、三七互娱、福耀玻璃、长安汽车、中矿资源、天赐材料、万科A、保利发展等具体公司[2][16][33] 核心观点与论据 MSCI中国指数2Q25盈利超预期 - 按公司数量计算盈利符合预期(-2.4% vs 1Q25的-3.8%) 按权重计算盈利超预期(+9.6% vs 1Q25的+3.1%)[2][13] - 通信服务(+25.0%)、非必需消费品(+32.1%)、金融(+87.5%)行业表现突出[5][18] - 非必需消费品中小鹏汽车和拼多多为主要贡献者 医疗保健行业金斯瑞生物科技和Be One领先[16] A股盈利表现疲软 - 按公司数量计算盈利低于预期(-11.6% vs 1Q25的-4.8%) 按权重计算盈利符合预期(+0.0% vs 1Q25的+3.3%)[3][30] - 材料(-28.6%)和房地产(-100.0%)行业盈利显著低于预期[32][35] - 通信服务(+40.0%)和非必需消费品(+16.7%)表现相对较好[31][35] 收入表现普遍低于预期 - MSCI中国指数按公司数量计算收入低于预期(-7.9%) 但按权重计算符合预期(+1.3%)[23] - A股按公司数量计算收入显著低于预期(-22.4%) 按权重计算接近预期(-4.7%)[39][40] - 成本控制和自救策略导致收入miss幅度大于盈利miss[4] 行业分化显著 - 盈利超预期行业:通信服务、非必需消费品、金融[5][14] - 盈利低于预期行业:能源、材料、房地产、公用事业(A股)[5][32] - 工业(-37.0%)和材料(-33.3%)行业盈利miss主要受中通快递和招金矿业拖累[15][16] 其他重要内容 - 数据覆盖范围:MSCI中国指数55%市值成分股已披露业绩 A股29%市值成分股已披露[2][29] - 业绩披露仍处早期阶段 美团等大公司尚未纳入中期统计 趋势是否持续需观察[2][13] - 收入预期miss主要因缺乏高质量季度共识收入估算(能源、公用事业、房地产行业)[25][27][43] - 盈利预期修正广度(ERB)与12个月前瞻市盈率呈现长期关联性[48][49] 风险提示 - 摩根士丹利与所覆盖公司存在业务往来 可能产生利益冲突[8][84] - 评级为相对权重建议(Overweight/Equal-weight/Underweight) 非绝对买卖建议[91][93] - 研究基于公开信息 不保证准确性或完整性[113]
2025 年第二季度业绩中期回顾_MSCI 中国指数表现较第一季度改善,而 A 股走弱-2Q25 Earnings Interim Review_ MSCI China Improved vs. 1Q While A-shares Softened
2025-09-01 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