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股票市场 涵盖在岸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代表)和离岸上市的中国股票(以MSCI中国指数为代表)[4] * 公司涉及多个行业龙头 包括腾讯控股(0700 HK)[5]、阿里巴巴(BABA N)[5]、宁德时代(3750 HK)[5]、药明生物(2269 HK)[152]等 覆盖通信服务、非必需消费、医疗保健、信息技术、金融、工业等多个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一级行业[4][5]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表现与流动性驱动因素 * 截至2025年8月22日 MSCI中国指数(MXCN)和沪深300指数(CSI300)年内以美元计回报率分别为27%和13% 此轮上涨主要由机构资金流驱动[4][16] * 自2024年9月至2025年6月 国家队及准国家队购买了2万亿人民币的A股 而共同基金同期录得约0.2万亿人民币净赎回[4][18] * 自2025年7月起 零售资金流开始增加 融资余额自2024年9月至2025年8月21日增加了0.8万亿人民币 为市场增添了流动性顺风[4][18][21] * 债券低回报、对中国人民银行(PBoC)看跌期权的信心以及预期的美联储降息 抵消了通常疲软的夏季季节性因素[4][16] * 摩根大通(JPM)估计 除国家队和家庭 discretionary allocation 外 每年还有约1.65万亿人民币的机构资金流入股市 来源包括私人养老金(0.1-0.4万亿)、新保险保费(0.4-0.5万亿)以及强制共同基金持股年增10%(0.8-1万亿)[4][30][33][35] 技术指标与估值评估 * 短期技术指标(14日RSI)显示超买 沪深300 RSI达86 但结构性指标仍在历史常态范围内[4][51] * 家庭储蓄与A股总市值的比率在降至1.1倍时市场往往见顶 目前该比率为1.6倍[4][61] * 基于共识每股收益(EPS)增长和远期12个月市盈率(FTM P/E)相对于历史中位数达到+1.5/+2个标准差(SD)的假设 预计到2026年底 沪深300指数有24%的上涨空间 MSCI中国指数有35%的上涨空间[4] * 截至2025年8月21日 MSCI中国指数交易于12.3倍FTM P/E 较其10年滚动中位数市盈率高+0.5SD(共识预计2025/26/27年EPS同比增长4.7%/12.5%/12.1%) 若重新评级至+1.5SD意味着35%的上涨空间[4] * 沪深300指数交易于13.8倍FTM P/E 较其10年滚动中位数市盈率高+1.3SD(共识预计2025/26/27年EPS同比增长15.3%/12.4%/11.4%) 若重新评级至+2SD意味着24%的上涨空间[4] 盈利表现与选股逻辑 * 截至2025年8月22日 已披露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占市值45%)的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显示 EPS同比增长8.1% 销售每股增长8.6% 净利润率(NPM)同比收缩4个基点 业绩超预期/低于预期比例为48%/49%[129] * 已披露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占市值36%)的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显示 EPS同比增长7.8% 销售每股增长-1.7% NPM同比扩张85个基点 业绩超预期/低于预期比例为41%/55%[131] * 生物科技、CXO(医药外包)、媒体娱乐、地区性银行和券商报告了符合预期或更好的二季度业绩 汽车零部件、化工、工业等行业的龙头公司因市场份额增长/成本控制而表现突出[132] * 人工智能(AI)应用推动了互联网收入和EPS增长 但家庭配送平台、汽车、材料和白酒等领域的过度竞争(内卷)损害了利润率[133] * 表现出色的股票具有共识EPS/收入上调、低股息率和高市盈率等属性 看好的超配(OW)行业包括媒体娱乐、生物科技、信息技术、材料和非银行金融[4] * 摩根大通2025年下半年首选股票组合自6月底以来平均跑赢MSCI中国指数27.4% 平均总回报率为37.5%[4][5] 政策环境与市场结构 * 政策目标是实现“更稳健的牛市”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发布《资本市场新国九条》3.0版 2025年1月23日发布实施方案 要求共同基金持有的A股每年至少增加10% 大型国企保险公司新年度保费的30%投资于A股[37] * 尽管市场自2024年9月以来上涨 但A股的融资和配股受到限制 主要归因于2024年4月新国九条引入后更严格的监管环境 这有助于增强市场韧性[42] 南下资金流与离岸市场 * 南下资金(Southbound flows)已成为当前上涨的重要推动力 截至2025年7月底净流入达8080亿人民币(1510亿美元)[121][126] * 南下资金流入香港 是因为更高的无风险贴现率导致估值水平更低 以及更高的股息收益率 对内地资金更具吸引力[112] * 若假设家庭资产配置中20%转向个股的资金(从2025年6月底至2026年底约2.5万亿人民币)流入南下 18个月内将增加约5000亿人民币 使月度南下流量提升约18%[126]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与不确定性 * 零售资金流可能反复无常 中美风险可能在11月(美国大选)再次出现[4] * 历史数据显示 估值上限在MSCI中国指数FTM P/E的+1.5SD和沪深300指数的+2SD 点位估值可以超过这些上限 但无法持续[4] * 过度热情的零售资金流在过去曾导致不可持续的市场高点[81] 市场比较与资金流向 * MSCI中国指数的回报与日本和韩国在其治理改革和指数回报方面的表现相似[72] * 在2014-2015年和2018-2021年的上涨中 沪深300的涨幅平均是“资金流入”与A股自由流通市值比率的4.8倍[81] * 当前A股自由流通市值(FF market cap)为46万亿人民币 每1万亿人民币的资金流入(约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2.2%)意味着沪深300有10.4%的上涨空间[82] * 假设家庭将股票持有占家庭总资产的比例从2025年6月底估计的8.4%提高到2026年底的10% 这意味着从2025年7月到2026年底将有约2.5万亿人民币的资金流入 假设80%/20%配置于A股/南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股相对8月21日收盘价有23%的上涨空间[83] 家庭资产配置 * 截至2025年中 中国内地家庭持有约170万亿人民币(24万亿美元)的现金和存款 近期(如2024年10月)股市投资的反复亏损使散户投资者对A股持谨慎态度[90] * 在之前的市场高峰时期 家庭 discretionary allocation 股票的比例接近10%[83]
中国股票策略_评估当前由流动性推动的上涨行情
2025-09-01 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