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覆盖周期制造(建筑地产链 化学品 焦炭 纺织化学品 玻璃玻纤 氟化工 建材 普钢 水泥 钛白粉 有机硅) 制造(逆变器 硅料 硅片 锂电 光伏电池组件) 消费品(化学制药 服装家纺 中药) TMT(电子化学品 集成电路制造 安防设备)[1][6] * 研究基于全A股非金融企业数据 由兴业证券策略分析师团队完成[1][3][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当前供给侧改革核心不同在于产能压降速度较慢 需结合需求侧变化共同调整供给结构[1][3] * 全A非金融企业二季度产能周期和库存周期仍处底部 复苏需时间与政策累积[1][3] * 评估框架包含三个维度:供给能力(产能利用率 库存) 未来供给变化趋势(扩张性资本开支) 行业盈利表现(毛利率 亏损企业占比)[4][5] * 周期制造中“三低”行业(产能利用率低 存货低 扩张性资本开支低)生产意愿低 未来生产能力受限 加速产能出清[1][6] * 需求改善的周期品(如纺织化学品 玻璃玻纤 氟化工)利润增厚 氟化工尤为明显[1][6] * 盈利恶化的周期品(如建筑地产链建材 普钢 水泥 钛白粉 有机硅)面临极度困境[1][6] * 制造业中逆变器 硅料及硅片表现较好 锂电及光伏电池组件位于左侧底部[1][6] * 消费品中化学制药及服装家纺表现较好 中药位于左侧中后段[1][6] * TMT领域无左侧底部行业 电子化学品 集成电路制造及安防设备处于相对良好位置[2][6] 其他重要内容 * 产能利用率通过固定资产周转率近十年分位数衡量[4] * 库存通过存货累计同比近十年分位数刻画[4] * 扩张性资本开支指标包含扩张性资本开支累计同比增速和资本开支结构(资本开支/维持性资本开支)的近十年分位数[4] * 行业盈利通过毛利率和亏损企业数量占比的近十年分位数评估[5]
反内卷:157个细分行业供给侧全景
2025-09-02 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