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原油供需研究框架
2025-09-03 22:46

行业与公司 原油与炼油行业 涉及OPEC+组织、美国页岩油公司(如康菲石油、雪佛龙)、中国炼厂及全球主要产油国(沙特、俄罗斯等)[1][5][9]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OPEC+产量策略与内部矛盾 - OPEC+通过产量定额影响油价 履约率从2016年后提升 近两年实际产量低于目标值[1][5] - 俄罗斯通过提高基准规避减产义务 导致内部矛盾 其减产态度随财政状况调整(2016年财政糟糕时积极 2018-2019年财政盈余后消极)[1][8] - 沙特发动两次价格战(2014-2016年因页岩油增产争夺份额 2020年因与俄罗斯协议破裂) 结果均不理想 市场份额仅微降0.2% 财政严重受损(经常账户转赤字)[1][6][7] 2 美国页岩油行业变革与挑战 - 页岩革命使美国从消费国转为出口国 引发全球供给过剩和价格下降[1][7] - 资本支出(CAPEX)与油价高度相关 本土CAPEX占比从2016年26.3%升至2024年63% 但总CAPEX较页岩革命期间下滑[1][9][10] - 储量寿命从10-9年降至6-7年 公司通过收购补充资源(如康菲石油、雪佛龙CAPEX达历史最高) 行业加速整合以提高集中度[1][11][12] - 短期大规模减产不明朗 因现金流未亏损且行业集中度不足 中长期产量或达顶峰应对资源压力[1][11][13] 3 全球供需与炼油格局变化 - 全球炼能过剩 开工率下滑(2024年全球平均79.9% 中国84%同比降7个百分点)[2][18] - 2025-2026年供给增量超需求(美国页岩油、加拿大管道、巴西及哈萨克斯坦项目) 油价承压[2][19] - 消费呈现"东升西落":亚太占比近40% 成全球消费主力 欧美因环保及能源转型消费下滑[14] - 炼油产品结构向中轻质组分转变:汽油/柴油稳定 其他石化产品和燃料用显著提升(燃料用超汽柴油成第一大产品) 轻质组分更环保且需求增加[1][15][16] 4 主要消费国结构差异 - 美国:汽柴油占比绝对领先(公路运输主导) 除残余燃料外均稳定增长[17] - 中国:轻质组分(如液化石油气)占比持续提升 石化品超汽柴油成最大消耗品 因电动车普及及天然气推广导致汽柴油比例下降[17] 其他重要内容 - 页岩井建设周期缩短至不到一年(传统需3-4年) 投资回报周期加快[10] - 中国炼油产能扩张迅速(1980年1,800千桶/日至2024年18,000千桶/日 占全球80%新增产能)但面临供给过剩[18] - OPEC+2024年底加速恢复生产以惩罚超额生产成员国(如阿曼、哈萨克斯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