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行业研究纪要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锂和钴金属行业 涵盖上游资源开采、中下游加工及应用环节[2] * 提及公司包括上游资源商赣锋锂业[2][5]、天齐锂业[2][5]、SQM[7]、海南矿业[6]、洛阳钼业[17] 中游加工商华友钴业[23] 以及雅化集团[14][23]、中矿资源[14][23]等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全球锂资源供给格局 * 全球锂资源集中于澳大利亚、南美(智利、阿根廷)和中国 澳大利亚锂辉石由外资主导经营 中资通过股权投资参与[1][2][5] * 非洲锂矿由中资主导开发 自2022年起大规模开采并成为重要供给来源 改变了市场对其矿权合法性及成本效益的质疑[1][2][4][5] * 阿根廷盐湖提锂项目分散 实际投产公司较少(如赣锋锂业) 高海拔增加开采难度[1][7] * 智利主要依赖SQM运营的萨拉迪阿达加玛项目 产能达24万吨碳酸锂当量 短期内无明确扩产计划[1][7] 中国锂供给情况 * 中国70%的锂供给依赖海外[1][8] * 国内供给主要来自江西、四川和青海 江西面临采矿证定义变更问题(如“锂瓷土矿”变更为“锡坑”) 部分矿山(如简下窝)因此停产 预计2026年初复产[1][8] * 四川扩产缓慢(三大基地供给全球不足5%) 受民族文化和高海拔冬歇期影响较大[1][9] * 青海和西藏未来增量集中于西藏 如藏格玛米措盐湖和紫金拉果措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1][9] * 新疆大红柳滩锂辉石矿预计2025年可提供3-4万吨碳酸锂当量 已基本建成投产设施[1][10] 锂行业成本与生产技术 * 矿石提锂分为锂辉石、锂云母、透锂长石和粘土四种类型 透锂长石需碳酸锂价格稳定在9万元以上才能盈利 粘土矿生产工艺尚未成熟[4] * 非洲锂矿开采成本持续下降 逐渐进入成本曲线中间区域 盐湖提锂仍具成本优势[1][4][6] * 马里锂矿开采正常进行 海南矿业正获取出矿许可 整体生产未受重大影响[1][6] * 射江锂矿产品主要供应中国电池体系 进入欧美供应链可能面临验证风险[11] 锂需求与行业前景 * 锂行业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电池应用占比达90%[3][12] * 固态电池、机器人和低空经济将推动需求增长 预计2025年需求年复合增速超20%[3][12] * 2026或2027年需求增速可能因固态电池商业化未完全普及而短暂下滑 2028至2030年有望再次回升至20%以上[3][12] * 未来三年供给增速约15% 低于需求增速 供需平衡将逐步改善 2026年可能仍过剩但幅度缩小[13] 锂价格走势与投资策略 * 碳酸锂价格已触及阶段性底部 不排除2026年再次探底(底部接近5.5万元)的可能性 但最坏时期已过[3][14][22] * 价格有望出现阶段性上涨50%的机会 2025年下半年走势预计为先强后弱 三季度较强年底走弱 大部分时间将在6.5万至8.5万元/吨之间波动[14][21] * 建议投资者从长期视角出发布局 股价通常先于商品价格变动[14] * 推荐配置具有其他业务增长潜力和扩量弹性的公司 如中矿资源、赣锋锂业、雅化集团[14][23] 钴行业分析 * 钴行业上游为钴矿 中游加工分为电池类(三元材料)和非电池类(硬质合金、电钴等)[15] * 钴并不稀缺 供给高度集中 刚果金占全球供给量75%以上 印尼占比约10%且未来预计提升至15%-20%[16][17] * 钴是铜矿和镍矿的副产品 每生产6吨铜或10吨镍可产1吨钴 2024年主要供给增量来自洛阳钼业(全球最大钴供应商)和印尼镍矿企业[17] * 钴回收供应链较为成熟 但目前原生材料仍占主导(超90%) 预计2028年后回收比例将逐渐提升[18] * 三元电池需求增速慢于磷酸铁锂电池 加剧了钴行业过剩格局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可能有助于提高钴需求[19] * 刚果金政府政策是核心变量 其于2025年2月禁止中间品出口导致钴价从16万元/吨涨至26万元/吨 市场关注9月22日是否恢复出口 若延期禁令价格可能继续上涨 今年四季度将面临一定程度的供给短缺[20][22] * 在纯粹钴业务方面 仅华友钴业确定性最高(在印尼享受量价齐升逻辑)[23] 其他重要内容 * 碳酸锂是锂行业研究的核心指标 其价格是重要参考 氢氧化锂和氯化锂价格与之联动并可相互转化[2] * 假设碳酸锂价格维持在65,000至75,000元之间 将对存量供给产生抑制作用[13]
能源金属研究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