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ycom Industries (DY)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戴康戴康(US:DY)2025-09-03 23:32

公司概况 * Dycom Industries (DY) 是一家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 在美国所有50个州开展业务 业务范围包括有线和无线电信建设 客户主要为大型运营商(如AT&T、Lumen、Verizon)和有线电视公司 同时也涉及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长途干线建设 与人工智能(AI)发展相关的工作 此外 服务与维护是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占其业务的一半以上[5][6][19] 光纤到户(FTTH)建设 * 客户在过去16个月中集体增加了5000万个额外的家庭覆盖目标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美国约有1.4亿家庭 公司预计约80%的家庭将通过私人资本完成覆盖 目前覆盖范围约7500万至8000万个家庭 加上新增的5000万 总数将达到约1.25亿个家庭 这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设备和规划[7][8][9] * 几乎所有客户都在确认其高速建设速度和对覆盖大量家庭的承诺 并进一步增加目标 行业估计去年约有1000万个家庭完成了覆盖 预计未来五年以上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机会[10][11][12] * 部分客户的建设项目将持续到2030年之后 原因包括不同客户的建设进度不一 项目本身高度复杂 涉及大量劳动力、许可和定位限制 此外 还需叠加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长途干线建设和BEAD计划带来的工作[13][14][15] 服务与维护业务 * 服务与维护业务是公司的优先事项 并且一直是公司业务的基石 长期占公司业务的一半以上 该业务非常复杂 需要随时待命的人员和车队设备 即使在节假日也需要响应 这有助于与客户建立深厚的关系 并为承接其他建设项目(如FTTH、长途干线、BEAD)奠定人员、设备和地域基础[17][18][19][20] * 定位(Utility Locate)业务是服务与维护的一部分 约占收入的6%至7% 该业务也在增长 客户倾向于整合供应商 追求交付和执行的确定性以及长期关系 公司因此获得了新市场的奖项[21][22][23] * 定位业务覆盖许多州 但并非公司全部50个州的业务范围[24] 数据中心与AI驱动的基础设施 * 公司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 未来五年的总目标市场(TAM)估计为200亿美元 这包括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进行的长途和中程干线建设 无论是更换现有线路、提升容量、降低延迟还是建设全新线路 也包括将光纤从通行权区引入数据中心园区并实现互联的“园区内”工作[25][26][27][28] * 这200亿美元的TAM完全在公司当前执行的服务范围内 不包括光纤供应或电力方面的工作[29] * 长途和中程干线建设极其复杂且受时间约束 涉及穿越都市区、不同地形和市政许可 需要高度协调 虽然这对超大规模企业来说资本支出占比很小 但时间紧迫性创造了需求和紧迫感 公司认为这是一代人一次的建设 将持续十年以上[30][31][32] * 未来五年的预测基于当前清晰的洞察 2028年、2029年和2030年将是建设高峰期 收入机会预计在2027年开始变得显著[33][34][35] * 与FTTH的“霰弹枪”式多点覆盖不同 长途干线是精确连接点对点 需要更高的复杂性、协调和项目管理 许可也更具挑战性[38][39][40] * “园区内”工作是自然演进 通过与超大规模企业的对话衍生而来 公司凭借其跨地域执行的高确定性和高责任感获得差异化优势 并已获得不同州的不同园区项目 此外 还获得了专门针对超大规模企业设施的维护合同[41][42][43] * 园区内工作的时间点取决于项目 可能是对现有网络的升级 也可能是伴随新数据中心上线而持续进行的连接工作[44][45] BEAD计划 * BEAD计划未包含在公司之前的任何展望中 但现在情况更加明朗 公司最初预计约三分之二或70%将是光纤部署 根据已宣布奖项的州来看 约有三分之二是光纤或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 这带来了巨大机遇[47][48][49] * 各州已与NTIA预览了计划 新政府也希望推动光纤建设并部署资本 因此势头强劲 公司预计最早在明年第二季度就能看到收入机会 并已与客户进行对话[50][51] * 新的资金通知(NOFO)和计划要求的变化 使其对大型运营商客户更具吸引力 在已宣布的州中 AT&T、Comcast和Brightspeed是获得光纤奖项最多的前三名 前10名获奖者中有8个是公司当前的日常客户 这有利于公司[52][53] * 由于与许多客户已有现有合同 公司可以快速从相邻区域开始工作 无需新合同 因此预计明年第二季度有机会[54] * 各州项目预计将大致同时启动 供应链和许可需要时间理顺 因此建设将在明年开始加速 并在2027年保持良好势头 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持续增长[55][56] * BEAD的总资金规模约为420亿美元 加上子受助人的配套资金 总额约为500亿美元 但由于其他项目已覆盖部分农村家庭 以及非部署项目被取消和成本关注 实际可部署金额可能会从500亿下降 最终可能是200亿或300亿美元 并在相对较短的4-5年内支出[57][58][59] 劳动力与设备 * 公司在劳动力方面具有差异化优势 拥有庞大且分散在全国的劳动力队伍 平均班组规模很小 公司注重吸引、保留、培训劳动力并保障其安全 管理层多数从一线起步 为员工提供了清晰的职业路径 公司已显示出有机增长超过20%的能力[60][61][62] * 公司积极制定劳动力战略 倡导职业教育 并发现玩电子游戏多的人在光纤接续方面表现出色 公司正在大力投资培训项目 建设新培训设施 并培养管理层的领导力 以支持未来的增长需求[63][64][65][66] * 在设备方面 公司与供应商是紧密的合作伙伴 共同研发改进设备 公司购买大量设备 这提供了弹性 并能快速加速采购 目标是不让劳动力或设备限制客户的建设项目 目前供应链状况良好 能满足增长需求[67][68][69] 利润率与竞争力 * 公司专注于提高利润率和现金流 并已取得改善 部分来自运营杠杆 公司会战略性地将其再投资于业务建设或转化为利润 同时 公司持续寻求通过安全、质量和效率的改进来提升利润率[70][71][72][73] * 公司的工作是基于单元的 能实时了解项目绩效 并利用生成的大量数据 通过人工智能(如大型语言模型检查埋深)进行运营优化 以提升效率和质量 公司认为利润率仍有增长机会[74][75][76][77][78] * 在竞争方面 市场一直充满竞争 公司的差异化在于致力于提高行业标准 为客户提供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交付确定性 其劳动力方法、跨客户和地域的知识以及在投标中准确了解成本基础的能力 构成了其竞争优势 持续获得新市场奖项证明了这一点[79][80][81][82][83] 财务展望与无线业务 * 公司对明年持乐观态度 但未提供具体财务指引 将在适当时候给出收入展望 第二季度公司实现了创纪录的收入和EBITDA 下半年势头强劲 基于客户对覆盖家庭的投入、AI和数据中心革命的推动以及BEAD的启动 公司对明年的增长机会充满信心[84][85][86][87][88][89] * 无线业务表现良好 收购Black and Veatch后 公司整合了内部解决方案 能够更快地完成设备更换工作 存在一定的需求前置 范围也有所扩大 预计该项工作还将持续两年半 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无线业务的战略是保持足够大的规模以应对未来的网络密集化 同时又不会因其他需求驱动因素延迟而无法快速填补[91][92][93][94] * 关于网络密集化 与客户持续有对话 但具体如何发展尚待观察 公司认为这不是近期重点 但数据消耗的持续增长最终可能带来更多的密集化设备需求[95][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