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Invivyd (IVVD) 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 [2] * 公司拥有已获授权的药物PEMGARDA 该药物根据紧急使用授权(EUA)用于预防某些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COVID-19 [2] * 公司拥有独特的抗体技术平台 能够通过定向进化快速迭代开发新抗体 [3] 核心产品与管线 * PEMGARDA (pemivibart) * 当前定位为针对中度至重度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专科药物 通过季度高剂量静脉输注给药 [7] * 关键研究显示其可降低85%至94%的患病风险 [8] * 商业化面临挑战 主要因给药方式复杂(需通过HCP和输液中心)且成本较高 难以触达更广泛的需求人群 [7][10] * 下一代候选药物 VYD2311 * 由pemivibart通过定向进化而来 是公司管线中处于关键研究前的分子 [3] * 设计目标为低剂量、高效力、高安全性、高持久性的肌肉注射剂 旨在使其在功能上与疫苗无差别 方便在药房(如Walgreens)接种 [11][25] * 预计相比疫苗将具有显著优势:效力更高(70% 80% 90%的保护率)、安全性更好(无炎症反应原性)、持久性更长(因体内半衰期长) [24][25] * 监管路径明确 与FDA的反馈积极且具建设性 FDA认为其CANOPY研究数据(3个月时显示94%的总体风险降低)可能足以支持提交完整的生物制剂许可申请(BLA) 而非仅EUA 且适应症可能扩大至12岁及以上美国人 [22] 监管与战略布局 * 公司正与FDA合作设计一项临床研究 以证实VYD2311的临床获益和安全性 从而支持BLA并扩大适用人群 [23] * 最终战略目标是获得美国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的积极推荐 [13][38] * 参考先例:ACIP曾一致投票推荐赛诺菲的RSV单抗Beyfortus (nirsevimab) 用于保护新生儿 [32][34] * ACIP推荐的意义:根据《平价医疗法案》等法规 获得推荐的产品对拥有商业或联邦保险的大多数美国人将免费提供 无自付费用 这能极大降低使用门槛 [37] * 若获推荐 潜在市场巨大 Beyfortus仅用于2岁以下儿童 其销售额预计将达到30亿至40亿美元 而VYD2311的目标人群更广 [39] 市场竞争与产品定位 * 与COVID-19疫苗的对比与竞争 * 公司认为当前疫苗存在实际和感知上的弱点 且存在“免疫压力”的生物物理限制 [15][16] * VYD2311旨在填补“维持生存所需免疫压力”与“保持健康所需免疫套件”之间的空白 [16] * 定位为疫苗的替代方案 预计将更有效、更安全、更具可扩展性 [4] * 可能考虑进行头对头研究 以直接证明相较于疫苗的优越性 [27] * 定价与成本结构 * 预计生产成本(COGS)将远低于100美元 可能在“几十美元”的范围 [44] * 目标定价将参考Beyfortus (约500美元/季节) 并考虑其提供的额外价值(更好效果、更安全、更持久、非疫苗) 预计会高于当前COVID疫苗的150-225美元定价 [44][45] * 目标不是做成专科药 而是做成广谱人群用药 [46] 风险与应对 * 病毒耐药性 * 公司对其靶向的表位信心十足 称自pemivibart诞生以来该表位一直稳固未变 [47] * 对STRATUS变体仍具有覆盖能力 [47] * 即使出现耐药性 公司凭借其技术平台有能力快速迭代(预计仅需很少几个季度)并更换产品 [48][49] 其他重要信息 * 宏观与市场环境 * 公司注意到政治环境的变化(如选举后中央机构的重新 staffing) 使得监管机构对替代方案持更开放和建设性的态度 [16][18] * 公司积极在社交媒体(如Truth Social)上进行市场教育 传递“疫苗在早期是救命的 但随着群体血清阳性率和病毒逃逸 其效果受限”的观点 以塑造有利于单抗的认知环境 [17][18] * 商业化准备 * 当前的商业努力侧重于对关键意见领袖(KOL)、支付方、指南制定团体进行提前教育和市场铺垫 而非传统的销售代表拜访 [40][41] * 公司意识到若成功 将面临大型制药公司级别的商业化挑战(如电视广告) 并计划通过数字化手段利用杠杆 同时目标是自己迅速成长为更大的公司以执行该计划 [41][42] * 其他管线 * 公司透露其也在开发RSV项目 旨在研发出优于当前Beyfortus (nirsevimab)的产品 [35]
Invivyd (IVVD)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