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Xencor(XNCR)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XencorXencor(US:XNCR)2025-09-04 04: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无相关内容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肿瘤学项目 - XmAb819(ENPP3xCD3 T细胞衔接器)在晚期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剂量递增研究中观察到临床反应,目标剂量水平下的应答率有望超过20%这一关键门槛 [38][39][40] - XmAb541(CLDN6xCD3 T细胞衔接器)于2024年4月进入临床,正在进行剂量递增,目标是在今年内开始表征目标剂量水平 [43][44] - XmAb819的首次数据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医学会议上公布 [5][39] 自身免疫项目 - 单特异性TL1a项目XmAb942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全球2b期研究已于第二季度启动,目前正在推进中 [5][6] - 双特异性项目(TL1A/IL-23P19)计划于2026年进入首次人体试验 [6][22] - B细胞耗竭性T细胞衔接器项目(pimmetamab/XmAb657)正在等待监管授权或启动临床站点,预计2026年将取得实质性进展 [26][27] 平台技术与合作 - Xtend半衰期延长技术(如LS突变)已获专利保护,并在单特异性TL1a项目中显示出超过71天的半衰期,支持每12周给药一次 [11][12][18] - 双特异性“二加一”格式(如用于前列腺癌的xiordomig项目)已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得到验证 [9][1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无相关内容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战略重点 - 公司于2023年9月进行了战略重置,精简了肿瘤学项目,并推出了多个自身免疫项目,专注于具有更高成功概率的靶点 [4][46] - 发展策略是利用蛋白质工程平台,针对经过验证的靶点开发更好的模式或构建体,以最大化临床效益并提升护理标准 [6][46] - 目标是高效推进2b期研究,以快速进入关键性试验和商业化阶段,特别是在TL1a项目上 [18][19] 差异化优势 - 在TL1a领域,通过更高的效价和更长的半衰期(超过71天,支持每12周给药)实现差异化,旨在解决患者药物暴露不足的问题 [13][14][16] - 在自身免疫领域,双特异性设计(如TL1A/IL-23)可固定两个靶点的化学计量比,有望产生协同效应,并简化药物开发和监管路径 [20][21][22] - 在肿瘤学领域,T细胞衔接器旨在避免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累积毒性(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神经病变),提供更清洁的安全性特征 [44] 行业竞争 - TL1a领域面临来自默克、Appy、Teva等公司的竞争,但公司的下一代设计专注于通过卓越的效价和半衰期实现差异化 [13][16] - 在CLDN6靶点,公司是首个进入临床的CLDN6xCD3 T细胞衔接器,旨在与ADC竞争,但避免其毒性问题 [43][44] - 在B细胞靶向自身免疫领域,CD20和CD19 T细胞衔接器被设计用于不同适应症,基于安全性特征和B细胞谱系差异进行区分 [28][31][3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被描述为埋头执行、专注于落实的一年,公司期待在2024年底和2026年产生大量数据 [7][46] - 对TL1a项目的临床前特征在临床中得到确认感到高度鼓舞,相信这将转化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群体的差异化临床特征 [16][19] - 对B细胞耗竭性T细胞衔接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适应症中的潜力感到乐观,特别是在深度B细胞耗竭和组织穿透方面优于单克隆抗体(如利妥昔单抗) [28][29][30] - 公司正处于临床拐点,期待将故事整合在一起,展示全资项目与合作伙伴关系的成熟,最终成为商业化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 [46][47] 其他重要信息 - 蛋白质工程平台已成立20多年,拥有世界级的团队,技术已通过多个合作伙伴关系和商业资产得到验证 [4][9][10] - 单特异性TL1a项目(XmAb942)的1期研究数据库将在2024年下半年锁定,目前数据显示其能有效抑制可溶性TL1A,且半衰期超过71天 [17][18] - 双特异性TL1A/IL-23项目在临床前显示出与亲本单特异性相当的效力,无需牺牲效价即可实现双靶点抑制 [24][25] - 对于XmAb819,患者无需预选,任何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均可入组研究,这加快了研究进程 [3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请介绍公司的插件即用平台及其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优势 - 公司平台基于20多年的蛋白质工程经验,包括Fc敲除、半衰期延长(Xtend技术)和双特异性(二加一格式)等技术,已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如Ultomiris、xiordomig)和商业资产得到验证 [8][9][10] 问题: Xtend平台目前是否已经去风险化 - 半衰期延长技术已得到充分表征,并获得专利保护,用于多个全资项目,其有效性和稳定性已多次在临床中得到证实 [11][12] 问题: 下一代抗TL1A XmAb942的设计及其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 - 设计理念是通过更高的效价和更长的半衰期来解决药物暴露问题,这在TL1A和IL-23类药物的研究中已得到验证,2b期全球研究正在进行中 [13][14][16] 问题: XmAb942的1期数据、给药方案和ADA对PK的影响 - 1期数据显示半衰期超过71天,支持每12周皮下给药一次,与第一代每4周给药方案相比具有差异化,2b期设计旨在高效推进至关键性试验 [17][18][19] 问题: 双特异性TL1A/IL-23(XNP53)相对于联合给药的優勢 - 双特异性可固定化学计量比,简化开发路径,并可能产生协同效应,计划于2026年进入首次人体试验,旨在成为旗舰项目 [20][21][22][23] 问题: XNP53的临床前数据及与XmAb942的开发策略 - 临床前数据显示双特异性构建体具有与亲本单特异性相当的效力,无需牺牲效价,这为临床给药和制剂提供了灵活性 [24][25] 问题: B细胞耗竭性T细胞衔接器plamotamab的数据 - 研究正在启动,监管授权已在第二季度获得,临床站点正在推进,数据时间线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或明年初更新 [26][33][34] 问题: CD19xCD3双特异性相对于CD20的優勢及在自身免疫适应症中的差异化 - CD20和CD19针对不同的B细胞谱系和适应症,CD20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基于利妥昔单抗的验证),而CD19可能适用于浆细胞驱动、严重度更高的疾病,但感染风险可能更高 [28][31][32] 问题: pimmetamab的开发计划和初始数据公布时间 - 研究正在开放中,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会有时间线更新,罗氏CD20xCD3在狼疮中的数据令人鼓舞,公司旨在通过临床数据验证概念 [33][34] 问题: XmAb819靶向ENPP3在ccRCC患者中的原理和靶点去风险化 - ENPP3在ccRCC中高表达,且有ADC研究的第三方验证,公司研究允许所有ccRCC患者入组,无需预选,加快了研究速度 [35][36][37] 问题: XmAb819的最新更新、应答情况安全性 - 去年9月已披露临床反应,现在重点是目标剂量水平下的应答率和毒性特征,超过20%的应答率被视为有潜力的门槛 [38][39][40] 问题: XmAb541(CLDN6xCD3)的概述 - 项目于2024年4月进入临床,剂量递增中,旨在与ADC竞争但避免其毒性,公司是首个进入临床的CLDN6xCD3 T细胞衔接器 [42][43][44] 问题: XmAb541对CLDN6的高选择性優勢 - 高选择性是入场券,公司使用二加一格式确保对其他家族成员的选择性,避免靶上毒性 [45] 问题: 未来一年最重要的进展是什么 - 关键是将故事整合,展示临床数据、时间线和催化剂日历,说明全资项目与合作伙伴如何推动公司成为商业化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 [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