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话宏观:自上而下如何理解煤炭反内卷?
2025-09-04 22:36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煤炭 钢铁 有色金属等传统大宗商品行业 以及光伏新能源等新兴产业[1][2] * 公司层面未具体提及 但涉及行业内企业普遍面临的利润不足和债务风险问题[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反内卷政策本质是解决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产业利润不足问题 特别针对光伏新能源等行业缺乏合理利润回报 政府税收和企业利润循环被打破的负循环状态[1][2] * 政策最终目标服务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短期约束企业债务风险 长期防范地方政府风险 尤其关注PPI同比增速止跌[1][2] * PPI持续下降导致价格竞争加剧 大量企业亏损现金流 引发严重债务坏账问题 与防风险宏观目标背道而驰[2][4] * 提振PPI的关键措施包括控制产能过剩 提高产业集中度 改善需求侧管理和加强监管力度[4][5] * 在反内卷多目标中 PPI同比增速止跌成为关键任务 因其能防止行业亏损面继续扩张并收敛债务风险 更易于通过大宗商品价格管理实现[6] * 大宗商品价格管理是实现PPI止跌最优选择 因发改委只需管控少数行业(如煤炭 钢铁 有色)即可实现目标 无需管理30多个行业[7] * 通过投入产出法测算 动力煤价格上涨1.42%可拉动PPI整体上涨1% 传统大宗商品如煤炭 钢铁 有色金属具有8%的涨幅弹性[8][9] * 若仅选择煤炭拉动PPI转正 需煤价在年底前相比6月均价上涨34% 若煤炭 综合钢价和有色金属价格分别上涨8% 则PPI可回正[10] * 选择煤炭 钢铁和有色金属作为重点管理对象 基于政策执行效率和政治资源配置考量 这些行业由工信部原材料司和国家能源局两个司局级单位即可管理 政治资源划算且可控性高[12] * 管控煤价最容易 因其管理体系垂直且品种单一 管控综合钢材需涉及多个品种及生产环节更复杂 管控铜铝需考虑多种因素如云南小水电掐掉方法或进出口配额方式[13] 其他重要内容 * 政策出台节奏预计9月份陆续出台工信部和发改委文件 10月初前落地 以便政府部门转向来年规划[14] * 当前煤价相比6月底上涨约12% 钢价约5% 铜铝等有色金属相对平稳 这些涨幅距离8%目标仍有差距[12] * 煤炭价格上涨对下游行业盈利影响可控 因政策力度相对市场化 且外部出口需求(非美经济体)和国内基建项目为下游需求提供支撑 煤价温和上涨可被下游行业消化[14][17] * 反内卷政策旨在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需改变地方政府持续扩产能提高税收的路径 转向培养有盈利能力的企业[15] * 预计2025年下半年GDP表现较为温和 与上半年保持平稳 名义GDP增速或高于实际GDP增速[14][18] * 协同涨价是理性场景但不一定发生 例如控制钢铁价格可能影响焦煤使用量 而铜铝价格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影响较大[12] * 从21年能耗双控经验看 极端煤价上涨对国际民生和经济增长产生明显负面影响 类似情况不太可能重演[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