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创新药及制药产业链 包括创新药企 制药装备 耗材 科学试剂及CRO/CDMO领域[1][2][3] * 涉及的中国创新药公司包括康方生物 恒瑞医药 信达生物 百济神州 科伦博泰 新诺威 三生制药等[5][10][11][12][13][14][15][17][18] * 涉及的制药装备与耗材公司包括东富龙 楚天科技 森松国际 纳微科技 奥浦迈等[20][21][22] * 涉及的CRO/CDMO公司包括药明康德 康龙化成 药明生物 凯莱英 九州博腾 泰格医药等[27][29][3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创新药板块表现与估值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产业收入显著增长 许多企业亏损大幅收窄 龙头公司和众多创新药公司的平均涨幅达197.72%[2] * 港股创新药企业PS和PB系数回升 但未达历史高位 仍处修复期[1][2] * 板块估值预计将首先修复至上一轮行情的PS水位 并有望突破新高 随着2026年更多产品上市及披露关键临床数据 公司估值将随产品数量增加而提升[1][4] * 中国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与出海趋势 * 中国具备人口 内需 制造 供应链及快速提升的创新能力等优势[3] * 中国早期高品质产品在美国市场需求大 龙头公司业绩逐步放量[1][3] * 2025年中国研究超70项亮相ASCO年会 并在WCLC ESMO等国际会议上持续展示成果 未来将在SABCS ASH等大会展示更多数据(如LBA KRAS G12D CLDN18.2 双抗/三抗等)[1][6][7] * 合作模式从单纯授权发展为包括纽扣 并购 联合开发等多样化模式 中国在全球定价权和话语权提升[3][9]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出海首付款金额已超33亿美元 总金额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成为重要资金来源[30] * 重点公司业绩与进展 * 康方生物:WCLC数据显示免疫p值达0.000332 HR值为0.78 脑转移患者PFS优于非脑转移人群 且在西方人群应用效果良好[5] 上半年产品端增长49.2% 平台价值强大(包括104 132 137 150等优质分子)[14] * 恒瑞医药:上半年业绩突出 BD收入成长期固定收入板块 销售产品数量从15个增至23-25个 下半年贡献销售的产品数量将超上半年[12] 下半年有多个新产品潜在获批(如Jack US One 海曲等)[10] * 信达生物:上半年收入59.5亿 同比增长50.6% 利润端表现良好[13] 新一代RBI 363推进 展开针对IO精致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注册三期临床及三线CRC肠癌准备工作 IL-4/TSLP双抗自免维度或有哮喘POC数据读出[11][13] * 百济神州:二季度收入环比增17.5% GAAP净利润同比扭亏并上调指引[16] 血液瘤三驾马车(BTK BCL2 SELD)下半年更新数据或进行NDA动作 实体瘤领域(EGFR CDK2 BCH3及ADC)有数据发布[11][16] * 科伦博泰:上半年收入9.5亿 其中A264为3.02亿 默沙东积极推进多项全球三期临床 下半年将在ESMO大会发布值得期待的LBA[15] * 其他公司:新诺威收入基本符合预期 处于转型关键阶段[17] 三生制药收入43.55亿 同比增长稳定[18] * 制药装备与耗材板块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板块整体收入同比增2.5%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187% 合同负债同比增14.9%[20] * 利润端有明显修复 合同负债呈现显著好转 上游行业处于触底企稳状态[20][25] * 制药装备:东富龙上半年同比正增长 楚天科技利润同比增52%且订单良好 森松海外订单快速增长[21] * 耗材:纳微科技收入增20%以上 利润同比增51% 奥浦迈收入增20%以上 利润同比增78%[22] * CRO/CDMO产业链发展与挑战 * 国内医药行业过去几年经历投融资遇冷 新冠高基数影响 2023-2024年为调整阶段[26] 但2023年底海外需求复苏 国内头部企业海外订单恢复性增长[26] * 随着港股18A市场活跃及科创板未盈利企业上市渠道重启 国内需求有望恢复 带动CRO产业链进入新发展阶段[27]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伴随行业发展(如UVL清单 生物安全法案) 但中国企业通过强调产业链完整性 成本优势及积极布局海外来应对[31] * 企业表现:综合型企业(药明康德 康龙化成)恢复趋势明显 CDMO企业(药明生物 凯莱英 九州博腾)有良好改善 部分CRO企业因去年竞争激烈及订单价格降低 今年收入利润仍承压[32] 药明康德上半年收入同比增2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102% 6月底在手订单近570亿 同比增37%[32] * 海外CRO公司如查尔斯河 LabCorp营收指引小幅上调 IQVIA与ICON订单逐步恢复 CDMO板块显示强劲需求 多数公司订单稳定增长并增加资本开支[33] * 行业趋势与催化剂 * 创新药产业趋势不限于肿瘤领域 还涵盖免疫领域 未来几个月在多个国际会议上将有数据发布[8] * 下半年重要催化剂包括恒瑞多个新产品潜在获批 信达生物肠癌肺癌临床进展及IL-4/TSLP双抗数据 百济神州实体瘤数据发布等[10][11] * 上游行业扩张速度降低 资本支出及折旧摊销比例从2021年4.5%降至2025年1.4% 存货规模稳定在130亿左右 主动产能逐步稳定 中小企业产能出清[24] * 科学试剂领域2025年Q2收入同比下滑4.5% 归母净利润下滑19.7% 但降幅收窄 行业逐步企稳[23] * 行业估值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有所回升 目前CRO板块整体估值处于35倍左右(历史高点130倍)[29] * 2024年全球医药生物及化学制药投资额同比增3% 但国内生物制药领域投融资额2024年同比下降20% 2025年Q2同比下降45% 2025年Q3开始国内市场逐渐触底反弹[30] 其他重要内容 * 政策对创新药行业逐渐趋于温和 支持力度加大 在政策支持及学术会议推动下 技术突破与国际化进程加速[19] * PD-1/VEGF药物已实现大药企授权 为海外市场发展带来新机遇[19] * 出海选股思路关注海外销售驱动型企业 如百济 康方 翰森 三生 百利天恒 应世 联邦 康诺亚 恒瑞和信达等[19] * 大量公司在BD方面积极布局 预计未来每家公司有2到3个BD项目[19]
创新药及制药产业链观点更新
2025-09-08 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