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电新行业(风电、光伏、储能、锂电池)[1] * 风电整机企业:金风科技、运达股份、明阳智能[10][13] * 风电零部件企业:大金重工、东方电气、海力风电、时代新材、日月股份、金雷股份[13] * 锂电池及储能企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阳光电源、科士达[15][16][37] * 固态电池相关企业:孚能科技、冠城股份、新洁能源、三祥、朝阳科技、西巴、夏钨、天铁、中一、亿联股份、宏工科技、纳克诺尔、德龙激光、中兴股份、远航精密、ST威尔、紫江股份[19][20][22] * 光伏企业:信义光能、福莱特、通威、协鑫、钧达、横店东磁、晶澳、晶科、天河、美畅股份、福斯特、永臻、奥特维、迈为科技、高测股份[37]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整体估值与景气度 * 电新板块估值调整后处于低位 2026年估值仍有提升空间[1] * 电新板块近期表现强劲 基本面持续改善 市场预期差修正[2] * 锂电行业整体业绩稳健 各环节利润率良好且持续向上[26] * 新能源市场处于基本面触底反转的大周期 持续性和估值提升空间非常大[38] 政策与补贴影响 * 可再生能源补贴加速发放 2025年1-8月累计补贴金额同比增长两到三倍 接近2024年全年金额的两倍[4] * 补贴发放显著刺激风光储需求 提高开发商投资积极性 类似2022年补贴发放使风电装机同比增长100%[1][5] * 国家反补贴政策确保光伏需求稳定 对风电、储能和光伏均构成利好[9] * 国内储能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变为市场化驱动 需求更为确定[23] 风电行业 * 风电装机未来大概率不会下滑 央企倾向于收益率较高项目 增长确定性增强[6] * 8月国内央国企风机招标量达10.4GW 同比小幅增长 环比增长90%[10] * 1-8月陆上风机中标均价为1,570元/千瓦 同比增长11% 7、8两月环比二季度增长5%[10] * 整机企业毛利率改善 预计下半年及2026年将显著提升[10] * 欧洲海上风电项目进展超预期 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多机会[11] * 国内海上风电政策催化密集 下半年竞标及开工速度将加快[12] 储能行业 * 储能板块受政策支持表现强劲 市场化交易驱动光伏项目大比例配储[7] * 业主对储能设备品质、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提高[7] * 储能行业格局改善 有助于龙头公司实现更好的溢价和盈利提升[8] * 储能电池需求强劲 头部企业基本满产 部分企业开始与大客户谈判提价[15] * 电芯价格上涨 消除通缩担忧 新签订单价格保持稳定并略有上涨[28] * 美国储能经济性良好 即使增加关税 收益率仍具吸引力[25] 锂电池与固态电池 * 锂电池产业链处于高景气状态 动力电池进入旺季[3] * 六氟磷酸锂供不应求局面或将出现 价格有向上预期[17] * 固态电池产业链快速发展 全固态以硫化物为主体方向[18] * 多家头部企业将在2026年落地产新干法生产线[18] * 半固态电池商业化进展迅速 预计2026年大规模放量[20] 光伏行业 * 光伏收益率承压 但需求稳定[9] * 硅料价格显著上涨 一线企业报价达5.5万元/吨 二三线企业报价达5.2万元/吨[34] * 光伏行业处于基本面底部 三季度业绩有望向上修复[35] * 下半年及2026年全球光伏需求整体仍然较为稳定[36] 其他重要内容 市场与需求变化 * 海外新兴市场如欧洲、澳洲需求良好 美国市场虽有担忧但需求风险不大[3][25] * 国内储能增速可能超预期[24] * 新一轮扩产潮主要集中在海外 为设备端带来反转机会[26] 企业业绩与估值 * 阳光电源2025年业绩预期144亿人民币 2026年170亿人民币 2027年203亿人民币[32] * 阳光电源估值被压制在1015倍PE 有望扩张至2025倍PE[30] * 光伏行业多数公司已触底 三季度环比改善 有些公司实现单季度扭亏[33] 技术进展 * 新技术固态锂电池取得进展[3] * 全固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发展前景广阔 在3C、低空飞行器、汽车、重卡、工程机械及储能领域有广泛应用[21] 投资建议 * 优先推荐风电整机环节 其次是大金重工、东方电气和海力风电 零部件环节推荐时代新材、日月股份和金雷股份[13] * 推荐关注光伏玻璃、低成本硅料、高效电池片组件环节[37] * 建议关注主业经营扎实且有能力向电子半导体、机器人、AI算力等方向延伸的标的[37]
电新不会缺席牛市!——风光锂储全面推荐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