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固收行业 利率市场 债券市场[1] * 房地产行业[1][5][6] * 出口行业[5] * 投资领域(螺纹钢 水泥 动力煤)[6] * 银行业(大型银行 非银机构)[11][12] * 保险行业[12] * 政策性银行[19][2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8月PMI为49.4 制造业景气水平回落速度减缓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仍高于临界点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处于扩张状态[3] * 8月地产高频销售数据好转 新房销售与重点城市二手房销售同比增速转正 受益于低基数和政策放宽(深圳 上海首套房 二套房贷款政策放宽)[1][5] * 出口数据持续好于预期 但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回落 港口货运吞吐量维持高位 预计未来出口可能趋弱[5] * 螺纹钢和水泥等投资相关指标显示表观需求延续低位 政府主导投资与房地产投资均未见明显改善 螺纹钢和动力煤价格在高位筑顶后有所回落 总体投资仍处于低位徘徊状态[1][6] * 反内卷和去地产化预计每年使利率中枢上移15个基点 前提是反内卷持续推进 按三年计算每年15个基点影响有望实现[1][9] * 央行维持不紧不松的货币政策 呵护市场流动性 月初资金面季节性宽松 上周投放1万亿3个月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0) 9月还有3000亿6个月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及3000亿MLF到期[1][10] * 大型银行月初季节性融出回升 非银机构(货基为主)融出占比偏低 货基持有存单久期约105天(比上周减少2.5天 处于近三个月2%分位数水平) 债基久期2.83年(比上周略增0.028年 处于近三个月11%分位数水平) 农商行净买入长期国债和政金债规模仅1亿元(远低于经验性1000亿元规模) 保险公司净买入长期国债和政金债为负66亿元(低于过往经验性150亿元) 配置盘接受程度较低[11][12] * 股债跷跷板效应月度维度突出但周度维度钝化 上证综指每变化100点对应10年国债收益率变化约4个基点(相关系数0.94) 若上证综指3800点对应10年国债收益率中枢1.8% 4000点对应1.88% 3600点对应1.2%[1][13][17][18] * 基本面因素对债市影响较小 债市基准趋势调整主要由股市情绪驱动 布兰克三因子模型显示9月基本趋势支撑位置在1.66(与8月基准位置无明显变化)[1][15] * 年内利率供给偏少 国债发行进度达70% 地方债完成75% 政策性银行债净融资达1.74万亿 全年利率供给预计还有4万亿(低于去年同期6.04万亿)[3][19] * 9月至12月地方债净融资量预计1.38万亿元(主要由新增债构成 用于满足实物工作量需求) 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 交通基础设施是专项债主要资金投向 土地储备专项债用途比例不小且有提速迹象[3][23] * 政策性银行债券9月至12月还有0.66万亿元净融资需求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总额度还要提升 第三季度超幅融资增长显著 9月和10月保持较高水平 11月和12月可能减弱[24] * 四季度存在利率窗口性机会 但中长期行情推进节奏较慢[3][27] 其他重要内容 * 8月出厂价格指数自7月财经会议以来持续回升 物价筑底迹象显现 经济内生动能边际修复倾向[1][3][4] * 需求偏弱和就业压力仍存[1][3][7] * 反内卷交易自7月以来逐步降温 需求端内生支撑力有限 财政支撑力存在变数和余量 外需大概率下行(时间可能延后) 经济数据对债券市场不构成利空[8] * 模型优化以60个月为步频滚动窗口 样本外预测拟合优度接近0.95 对基本面因素决定的基准位置有较好描述能力[16] * 财政部对消费贷贴息刺激消费 真金白银形式消费刺激概率下降[20] * 四季度可能增加特殊再融资债额度 但延续到元旦后春节前更顺畅 今年安排化解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风险资金总额2万亿 提前下达也不足以带来去年那样大的利率供给压力[20] * 截至8月底新增一般地方政府专项发行额3.88万亿(占全年额度75%) 其中新增一般地方政府专项发行额6200亿元(占比77.6%) 新增专项地方政府专项发行额3.26万亿元(占比74.2%) 整体地方政府净融资规模约7.2万亿元 节奏较往年前置 特殊再融资占97%[21] * 明年特殊再融资额度可能提前下达 但量不会全部在今年完成 仅部分贡献 今年剩余特别再融资额度不会导致整体利率供给压力大于去年[22] * 美联储年内可能还有一次降息机会(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25] * 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发债节奏总体均匀 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大概率集中在9至10月 导致11至12月发行低谷[25]
固收| 9月利率中枢在哪儿?
2025-09-08 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