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半导体行业作为科技硬件产业基石 衍生出消费电子 数字基座(国家主权AI算力基础设施)和汽车电子三大投资机会 最终形成具身智能[1] * 消费电子行业 全球手机出货量平稳 每年约12亿至13亿部[14] * 汽车电子市场 关注单车价值量提升和智能驾驶供应链变化[20]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半导体行业周期性与驱动因素 * 行业具较强周期性 与全球宏观经济相关 发展周期通常为7年(含3-4年上升周期和3-4年下降周期)[8] * 资本开支 技术投入和人才投入是主要驱动因素[8] * 摩尔定律推动供给端创新(成本每18个月降一半 性能提升一倍)从而拉动需求端创新[8] * 从财务报表看 行业正处于甜蜜上升期[6] * 半导体细分领域发展现状 * 数字芯片占半导体产值约70% 包括GPU CPU 大/小芯片及存储芯片(如DRAM)[5] * 模拟芯片曾因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涨价幅度超数字芯片[5] * 国内在6S和功率半导体(受益新能源车发展)及半导体制造业进展迅速[5] * 存储芯片领域 国内产能扩张迅速 AI服务器和手机推动需求 小型模型部署带来价格波动[9] * 交换和接口芯片(如智能网卡 DPU芯片及大交换芯片)因数据流动性价值提升成投资热点[10][11] * AI基础设施建设的深远影响 * AGI对算力发展驱动力极强 大模型训练端部署推动高性能计算设备 GPU等硬件需求[12] * AI基础设施发展由投资驱动 进入新一轮AI算力中心建设的军备竞赛[19] * 国内在光通信领域具较强优势并取得一定话语权[19] * 消费电子行业的现状与机遇 * 全球手机出货量保持平稳周期已有4-5年(2018年销售曾达16亿台)[14] * 手机BOM成本主要由屏幕结构件 存储和摄像头构成 投资机会集中于此[14] * 政府补贴推动2025年阶段性以旧换新活动 带来新需求上升[16] * AI手机市场空间主要来自渗透率提升(全球存量手机几十亿部)及配套AR VR眼镜发展[18] * 技术创新是主旋律 硬件性能提升 成本降低及AI因素带来的整体重构提供新投资机会[17] * 汽车电子市场的发展重点 * 过去三年关注单车价值量提升和供应链格局变化[20] * 2026年将有新自动驾驶测试标准出台 摄像头数量增加 激光雷达出货增长及域控制器整合提高单车价值量[20] * 国内新势力市占率提升 有两到三家汽车SOC厂家在智能座舱领域取得显著进展[20][21] * 投资者需关注需求上限(量 交互能力 系统流畅度及车型匹配度)及是否会出现新需求模式[22] * 未来发展方向与机会 * 科技硬件投资框架主要关注端云重构和AI进化两大主题[2] * 未来投资热点包括消费电子(端侧AI应用创新) 国家主权AI算力基础设施和汽车电子[7] * 半导体领域新发展方向集中在感知(图像传感器 温度 湿度等环境感知)和决策(算法与算力芯片)两方面[23] * 硬件形态多样化(如人形 四足 轮式机器人)影响行业发展的核心决策点是成本控制能力和产业链完备性[24] 其他重要内容 * 行业前瞻指标 * 设备端订单(提前一年到一年半交付)可预测未来产能扩张节奏[13] * 下游Fab厂产能利用率(主流Fab厂披露)低于80%意味行业平稳 连续两季度超100%表明产业处上升周期[13] * 半导体材料公司季度收入同比增速是实时指标(因材料存储周期短)[13] * 封测环节毛利率变化可阶段性体现市场需求及竞争格局变化[13] * 芯片库存管理(库存周转率和水位)直接影响市场景气度[8] * 全球市场情况 *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增长相对平稳 增速不突出但持续性非常强[8] * 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出货量增速通常不超正负5% 前五大厂商份额保持相对稳定[15]
端云重构,AI进化与硬件创新
2025-09-08 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