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AI、光模块、消费电子、游戏、影视传媒、Web 3.0及国产算力产业链[1][3][4][6][8][10][16][18][19][21][25] - 重点公司包括光模块龙头旭创、新易盛(2026年利润预计180亿元)[2][21]、消费电子立讯精密(推进英伟达NVL72铜连接方案)[1][11]、游戏公司巨人网络(手游收入12.99亿元,同比增长21.6%)[16]和吉比特[17]、Web 3.0领域金融密码龙头企业及红软科技(AI眼镜毛利率90%-100%)[6][7]、国产算力企业超网/寒武纪/海光[8][9] 核心观点与论据 - AI板块回调接近底部:龙头公司2026年估值约20倍(如旭创、新易盛),业绩增长确定性高[2][21] - 算力需求持续旺盛:全球算力供不应求状态预计持续至2026年底,推动光模块等产业链增长[2][21] - 800G光模块2025年需求2000万只,2026年增至4000万只;1.6T光模块2025年需求200多万只,2026年增至800-900万只[21] - 博通SkyUp以太网芯片推动光网络发展,国内厂商利润预计达180亿元[3][21][23] - Web 3.0与端侧应用潜力大:金融密码企业与央行合作跨境支付,红软科技AI眼镜2025年收入千万级[6][7] - 消费电子估值优势:板块估值15-20倍,立讯精密获英伟达方案份额;苹果与Google合作促进端侧AI落地[10][11] - 游戏行业高景气:2025年上半年自研网游增速20%,巨人网络市值有望达1000亿元[16][18] - 国产算力替代加速:互联网大厂国产化率从10%-20%提升至30%-40%,寒武纪等公司受益[8][9] - AI市场规模与结构:整体规模700亿人民币,英伟占350亿份额,AI PC等占350亿[12] 其他重要内容 - 成本与效率优化:西安世纪通过裁员节省数千万元成本,2025年利润预计超1亿元[4][5] - 技术迭代与产业共识:光模块向LPO/AOC/CPO形态发展,2027年800G市占率超30%(收入400亿元),1.6T市占率近50%(收入240亿元)[21][22] - 政策与事件催化:广电总局新政放宽创作限制;国庆档多部电影预售亮眼(如《731》预售破2000万元)[19][20];华为全连接大会、字节跳动AI大会等事件可能推动四季度行情[25] - 市场情绪与估值切换:部分机构因浮盈减持光模块,但基本面未变;2026年估值可展望30倍以上[23][24] 数据与单位换算 - 新易盛2026年利润180亿元[21] - 巨人网络手游收入12.99亿元(同比增长21.6%)[16] - AI市场规模700亿人民币(英伟达占350亿)[12] - 光模块需求:800G(2025年2000万只→2026年4000万只)、1.6T(2025年200+万只→2026年800-900万只)[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