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行业与相关公司研究纪要关键要点 一 行业与公司概览 * 纪要主要涉及光通信行业 特别是光模块 光交换机(OCS) 空心光纤 液冷技术 卫星通信等领域[1][2] * 提及的公司包括光模块与器件制造商(天孚 华工 光迅 腾景科技 光库科技 泰辰光 德科利) 光纤厂商(长飞公司) 设备商(锐捷 立讯精密) 电源厂商(科华 迈格米特 欧瑞康) 卫星通信相关企业(证友 远兴长城通信 上海瀚讯 信科移动)以及投资机构(中金公司 兴业证券)[2][3][9][24][29] 二 核心观点与论据 * AI投资驱动需求:北美地区对AI领域投资预期高涨 带动光模块需求增加 Oracle财报超预期并给出乐观的未来收入和资本开支指引 进一步验证此趋势[1][2] * 技术迭代加速:光模块正从800G向1.6T甚至更高速率演进 光互联连接数量增加 800G和1.6T订单上修趋势明显[1][2] 3.2T技术预计量产时间点在2027年下半年或2028年[10] * OCS产业化进程加快:光博会上各家展出的OCS端口数从128×128升级到576×576 Coherent预计2025-2026年OCS相关收入达小几亿美金 鲁明特预计2026年相关收入达1亿美元左右 主要拓展中短距数据中心场景[1][4] MEMS方案因低延时(毫秒级以下) 适中规格和较低成本成为主流[4][6] * 空心光纤技术领先并开始应用:亚马逊和微软积极推动空心光纤在数据中心互连(DCI)中的应用[2][15] 长飞公司展示了100公里长 损耗为0.089dB/km的空心光纤 技术水平全球领先[2][19] 中国移动宁夏分公司采购了价值约1,400多万元的2芯256皮长空心光缆项目 由阿里巴巴租用 标志着国内云厂商首次公开招标DCI空心项目[2][21] * 成本与效益评估:空心光纤成本是普通光纤的100倍甚至更多 但能降低延迟30% 提升系统运算效率10%至25% 长远看能覆盖其成本[16] 其与现有标准完全匹配[17] * 液冷与电源技术进展:国内液冷产业化加速 风液融合方式因成本提升有限且安全性高而受关注[23] 国内电源技术(HVDC SCT)与北美市场保持较近步伐 科华等公司推出新产品提高了毛利率[24] * 卫星通信商业化开启:工信部向联通发放卫星通信牌照 表明政府对低轨卫星通信定位为商业化和市场行为[2][25] 运营商掌握频段资源和核心网资源 市场将形成国网和原信负责卫星运营 三大运营商提供服务的格局[27] 三大运营商在卫星领域各有侧重[28] 三 其他重要内容 * CPO/NPO与连接方案:多家厂商展示了基于CPU或NPU光引擎的解决方案[11] 锐捷与华三合作展示的51.2T MPO交换机设计使产业链解耦[12] 立讯力推Co-package Copper(CPC)方案 有望在204.8T交换机继续使用并保持3.2T可插拔光模块形态[13][14] *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估值较低且增速确定性高的公司(如中金公司 兴业证券) 以及边际变化明显的公司(如天孚 华工 光迅)[1][3][5] 通信在AI中的占比有望从个位数提升至15%~20%[2] * 业绩兑现:可关注能短期兑现业绩的公司 如证友(天通扩容 国网星核心网扩容) 地面站公司(远兴长城通信 上海瀚讯)明年初可能确认收入 以及与国网深度绑定的信科移动[29]
追光不止,光博会透露哪些信息?
2025-09-15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