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模拟深度分享
2025-09-15 09:49

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为模拟芯片行业,涉及的公司包括海外龙头德州仪器(TI)、亚德诺半导体(ADI),以及国内头部公司圣邦微、思瑞浦、杰华特等 [2][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周期与竞争格局 * 模拟行业处于顺周期正式启动阶段,去库存过程已于2025年第二季度结束,下游需求增长将直接反映在公司收入上 [2][3] * 海外大厂(如TI)价格战结束并进入价格上升周期,国内公司定价压力减轻 [2][3] * 行业经历洗牌,内卷程度降低,国内公司及一级市场完成收并购(如纳新、思瑞浦、杰华特),行业集中度提升 [2][3][13] 市场需求与增长动力 * 下游汽车、工业计算、消费电子及通信领域需求持续增长,这些市场在模拟芯片整体市占率持续提升,是未来增速较快的重要市场 [2][6][7] * 汽车智能化等级提升是模拟芯片需求量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7][8] * 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855亿美元 [2][9] * 2025年关税调整后,下游客户(特别是工业和汽车领域)加速国产模拟芯片导入测试,国产化进程提速 [2][3] 行业特征与公司发展路径 * 模拟芯片主要分为电源管理和信号链两大类,具备高设计门槛、长生命周期(如ADI超过50%收入来自10年以上产品)、下游应用广泛、高毛利等特征 [4][5][6] * 行业竞争格局分散(如ADI拥有7.5万个在售料号),客户和产品结构高度分散 [10] * 全球领先公司(如TI、ADI)的发展路径是研发(如TI年研发费用约15亿美元)与并购并举,通过并购补齐产品矩阵 [11] * 当收入体量达到几十亿到百亿美元时,IDM生产模式(自建晶圆厂,向12寸晶圆过渡)对降低成本至关重要 [12] 国内行业现状与展望 * 国内模拟芯片国产化率持续提升但整体水平仍较低 [2][13] * 国内第一梯队公司(圣邦微、思瑞浦、杰华特等)保持大比例研发投入,并积极进行收并购以增强竞争力 [2][13] * 越来越多国内企业从亏损走向盈亏平衡,并进入利润释放阶段 [13] 其他重要内容 * 模拟芯片通过集成电容、电阻和晶体管实现功能,连接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 [5] * 模拟芯片使用成熟工艺节点,生产成本较低,加之长生命周期使得前期研发投入摊销少,从而保持高毛利水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