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onte Rosa Therapeutic (NasdaqGS:GLUE) Conference Transcript

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 Monte Rosa Therapeutics (NasdaqGS:GLUE) 是一家专注于靶向蛋白质降解领域的生物技术公司 成立约六至七年 其核心技术平台名为Queen 专注于开发分子胶降解剂(Molecular Glue Degraders) 旨在实现极高的选择性并进入前所未有的靶点空间[2] * 公司拥有包含三个临床阶段资产的产品组合 聚焦于免疫炎症(I&I)和肿瘤学(Oncology)领域[2] 核心业务与战略合作 * 公司与诺华(Novartis)达成两项重要合作 最新合作于会议当天宣布 涉及未披露的临床前项目 而去年已就I&I领域的主要资产MRT-6160(VEF1降解剂)达成合作 新合作反映了双方能力的相互认可[3] * 公司战略是平衡独立运营与合作伙伴关系 对于VEF1等需要应对大型自身免疫性疾病市场(几乎所有TH17驱动的已验证疾病)的项目 选择与大型药企合作 而对于Next7等目标 则认为作为小公司自身开发更合适[4] * 公司另与罗氏(Roche)存在一项发现阶段的合作 涉及肿瘤学和神经科学领域 由罗氏提名靶点 目标未披露[33] 技术平台:分子胶降解剂 vs. PROTACs * 分子胶降解剂与PROTACs的关键区别在于作用机制 分子胶与泛素连接酶结合 重塑其表面以诱导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从而降解目标蛋白 无需目标蛋白上存在可成药口袋[5][6] * PROTACs是异双功能分子 一端结合连接酶 另一端结合目标蛋白的可成药口袋 中间由化学连接子连接 其最大局限是必须找到目标蛋白上的可结合口袋[7] 主要研发项目更新 1. VEF1 项目 (MRT-6160, 与诺华合作) * VEF1是T细胞和B细胞受体下游的信号蛋白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关键作用 特别是T细胞受体下游 其作为靶点已有约20年历史 但因缺乏良好可成药口袋而被认为不可成药[9] * 临床前验证充分 2000年代初的基因敲除小鼠数据显示 敲除VEF1的小鼠健康但完全免受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10] * 安全性数据优异 在GLP毒理研究中 最高剂量(数百倍于治疗剂量)下未观察到任何毒性 临床一期健康志愿者试验中也无任何毒性担忧[11][12] * 临床前疗效验证包括EAE模型(多发性硬化症模型 T细胞和TH17驱动)、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和IBD的T细胞转移模型等 共同主题是T细胞和TH17驱动 并显示调节TH17特征[14][15] * 临床一期数据显示 在多个剂量水平下观察到VEF1几乎完全降解 提供了宽广的治疗指数 为二期剂量选择提供了高度信心[16] * 下一步是与诺华共同启动二期试验 需完成材料准备、方案制定、FDA批准以及更长期的毒理研究[17] 试验启动后 适应症信息将在clinicaltrials.gov上披露 预计是广泛、积极的大型高价值适应症开发计划[18] 2. Next7 项目 (NLRP3炎症小体通路) * Next7位于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最上游 是组装NLRP3炎症小体所必需的 降解Next7可导致通路完全沉默和关闭 相比抑制剂(存在峰谷浓度波动)具有巨大优势[19][20] * 相比Canakinumab等生物制剂(靶向IL-1β或α) Next7降解可能更好地耐受 感染风险更低 因为生物制剂会清除所有来源的IL-1 而NLRP3炎症小体并非其唯一激活途径[20] * 适应症选择基于两方面 一是借鉴生物制剂(如Canakinumab在痛风、ASCVD中的活性 但感染风险高)的经验 二是内部研究认为该通路在代谢物或其晶体驱动激活时尤为重要 如痛风中的MSU、ASCVD中的氧化磷脂/胆固醇晶体、NASH 以及未折叠蛋白(可能涉及中枢神经系统)[21][22] * 正在进行的CKD患者研究 基准是Canakinumab实现的约60% CRP抑制率 公司的基线目标是至少达到该水平(如60%+) 理想情况是达到80%+ IL-6生物制剂可实现85%-90%的CRP抑制 但它们是作用于级联反应的最后一步[23][24] * 公司认为Next7在肥胖症中同样有应用理由 且由于能实现持续的通路抑制而无每日反弹 疗效应更优[26][27] 3. 肿瘤学项目 (MRT-2359, GSPT1分子胶降解剂) * 早期数据显示前景 在今年3月报告的三例前列腺癌患者中 观察到一例部分缓解(PR)和两例疾病稳定(SD) 这些患者均存在通常导致抗雄激素耐药的改变(ARV7转录阳性或雄激素受体配体结合域突变)[30] * 正在将该队列扩展至20-30名患者 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扫描 将获得每位患者的RECIST数据 目标是在年底前公布部分数据[30][31] * 未来发展策略与I&I领域相似 将根据数据 totality 决定是独立推进(针对较小的孤儿亚型)还是寻求与大药企合作(针对更广泛的联合疗法)[32] 4. 早期项目与未来方向 * 公司拥有一个中枢神经系统(CNS)穿透性项目 基于错误折叠蛋白驱动通路激活(CNS疾病)以及大脑炎症驱动肥胖的证据 正在探索该领域[25] * 资源分配未严格定义I&I与肿瘤学的百分比 目前重点在VEF1和Next7 但认为肿瘤学存在机会 Queen平台可跨疾病领域工作 并已开始探索心血管领域[29] 财务状况 * 在宣布与诺华的新合作前 公司第二季度末现金略低于3亿美元 现金跑道指引已至2028年[34] * 新合作带来的1.2亿美元预付款将进一步延长现金跑道 并使公司能更积极地推进某些项目[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