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纪要主要涉及中国宏观经济 A股市场 港股市场 以及日本经济和政策[1][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 * 提及名胜中国指数连续三个季度业绩符合市场预期[2][29] * 提及民生中国指数盈利预期进入正向调整区间[2][31] * 提及A股市场二季度表现有所恶化但程度可控[2][30] 核心经济数据与预测 * 八月经济数据疲软 社会零售总额 工业产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均明显低于预期[1][4][10] * 八月份CPI同比为-0.4% PPI为-2.9% 上游略有改善但下游仍承压[11] * 预计三四季度经济同比增速回落到4.5%左右或以下[1][4][11] * 中国通胀完成度约为40% 大规模再通胀宏观拐点预计要到2026年底之后出现[1][7][25] 政策预期与措施 * 预计新增政策规模相对温和 大约在5000亿至1万亿人民币之间[1][4] * 研究地方债置换方案 用长期低利率政策性银行贷款置换地方政府拖欠应付账款[4][13][20][21] * 反内卷措施旨在通过市场化整合修复企业ROE[7][8] * 十五五规划纲要预计十月底审议 包含高水平开放措施和消费增长目标[1][5][13] 十五五规划前瞻 * 规划包含两个重要议题 开放方面对海外关税 民营和外资准入限制 产业补贴降到零[5][13] * 消费目标到2030年比当前基数增加30% 达到10万亿美元[1][5][13] * 旨在通过高水平开放反内卷 实现供给侧改革 并通过社保统筹改革撬动消费增长[5][13][14] 社保体系改革 * 社保改革是可持续走出通缩的重要抓手 核心在于风险共担不足及再分配功能不足[14][16][19] * 改革可能带来显著财政压力 例如提升农村居民养老金至每月1000元可能导致财政额外压力接近GDP的1%[17] * 人口老龄化加快 维持社保体系稳健运行面临长期财政可持续性挑战 到2035年社保基金补贴比例可能从当前占GDP2%上升至3%或更高[18] * 需优化城乡社会保险差距 让第一支柱发挥风险共担及财富再分配作用[19] 居民储蓄与资产配置 * 八月份居民新增存款连续两个月明显低于季节性 非银产品存款上升 估算过去两个月定存部分迁移约8000亿人民币[1][12] * 表明居民存款向权益资产迁移初现迹象 其持续力取决于政策趋势和盈利回升[1][12] 外资对中国市场态度 欧洲投资者 * 欧洲长线投资者普遍持中性配置态度 增持意愿不强 主要受地缘政治影响[1][3][6][9] * 更关注印度和拉美市场(如巴西)[1][6] * 对冲基金较为灵活 关注交易性强的主题 通过选股增加配置[1][6] 美国投资者 * 美国投资人对中国市场兴趣显著提升 90%以上各类投资人明确表达了进一步配置中国股票资产的意愿 为疫情后最高级别[22][23][28] * 兴趣提升原因包括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高端制造 人形机器人 生物科技)的领先地位 以及政策制定者对资本市场的呵护态度[22][23][26] * 过去几年三大顾虑(中国日本化 中美竞争 地缘政治)有所改善[23][24][27] * 但实际配置尚未跟上 全球公募基金及新兴市场基金仍处于超低配状态[22][28] 市场表现与指数 * 名胜中国指数连续三个季度(去年四季度 今年一季度到二季度)业绩符合市场预期[2][29] * A股市场二季度表现有所恶化 约10%的公司低于市场预期 但相较于去年上半年30%以上有所改善[2][30] * 民生中国指数盈利预期进入正向调整区间 向上调整数目大于向下调整[2][31] 全球宏观与市场 美联储与美元 * 预计美联储在12月底前有三次降息(九月 十月 十二月) 明年一月还有一次[32][33] * 这种降息周期及美元走弱趋势相对利好港股[33] 日本经济与政策 * 日本自民党党总裁选举于10月4日举行 财政政策可能更宽松 民调领先者高市早苗立场鸽派[34] * 新政府可能出台现金补助 基建投资增加等政策 并暂时性将食品消费税从8%下调至5%[34] * 日本央行年底前加息预期增加 但基准情形是年底前不会加息[35] * 日本经济更多由出口带动 内部需求修复仍需时间 企业在价格上调方面能力不足[36] * 日元合理价值约为139 预计美联储降息后日元可能升值[37] * 日本股市近期创下新高 但仍被低估 策略师看好内需型成长股板块和中长期财政政策受惠板块[38] 其他重要内容 * 中国过去几年通过监管重置 房地产三条红线等措施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 并推出10万亿级别债务置换支持地方处理债务[15] * 家庭部门高储蓄率意味着经济需要依赖投资或出口来拉动增长[16] * 七八两个月内需数据显著下行 但生产端数据如工业产出 服务业产出指数仍处于良性区间 三季度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20] * 市场将继续辩论当前牛市成因及可持续性 并追踪相关指标[39]
大摩闭门会:本轮牛市,外资怎么办,十五五规划的前瞻_纪要
2025-09-15 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