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覆盖 - 纪要主要涉及光伏行业、储能行业、锂电池行业及固态电池领域[1][2][3] - 光伏行业代表性公司包括协鑫、通威、爱旭、隆基、晶澳、晶科、福斯特、弗莱特[1][9] - 储能行业代表性公司包括阳光电源、海博思创、阿特斯、上能电气、科华数据、盛弘股份、艾罗派能、德业、固德威、华宝[1][13] - 锂电池及固态电池领域代表性公司包括喜巴、夏屋、联赢、纳科、派莱仙道[3][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光伏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多晶硅功能号收紧及能耗标准提高有望加速产能出清 工信部强调反垄断和防止非理性竞争[1][2] - 硅料价格已涨至5万元左右 组件价格仍需进一步传导 辅材、玻璃、胶膜等原材料成本上涨使得组件企业具备成本传导动力[5][6] - 四季度需求旺季支撑价格上涨 国内减少观望情绪 海外供给端竞争趋缓[5][6] - 输配电政策变化明确缴费机制 推动绿电直连 按容量计算电费 消除系统运行堵点[3][10] 储能行业政策与增长预期 - 新型储能专项行动方案首次发布 明确中期支持方向 宁夏发布容量电价政策[1][8] - 发改委和能源局规划到2027年装机规模达180GW以上 对应每年装机需求约140GWh[11] - 去年国内储能装机规模为110GWh 预计未来中枢水平将明显提升[11] - 地方价格机制如宁夏容量电价政策逐步上调 推动需求进一步增长[11] 锂电池市场订单与供需 - 头部厂商订单指引显示接近50%的目标增长 二线厂商给出大几十个百分点的指引[12] - 预计明年锂电池市场仍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12] - 产业链紧缺集中在电池、六氟和隔膜三个环节 六氟供给端具有刚性 即使老产能复产和未投产能释放 明年依然偏紧 存在价格上涨可能[15] - 隔膜距离供需平衡点差距较大 但设备订购扩展周期存在 负极和铁锂常规产能过剩问题在需求高增情况下有望通过结构性盈利改善实现消化[15] 固态电池发展前景 - 产业化加速落地 中期市场空间乐观 原本估算2030年行业需求为100GWh 但低空机器人、3C领域应用空间可达100-200GWh 高端乘用车渗透替代潜力巨大[16] - 推荐硫化锂相关企业如喜巴和夏屋 以及设备企业如联赢、纳科、派莱仙道[16] 其他重要内容 投资推荐逻辑 - 光伏行业四季度布局具有较好机会 代表性公司离前期新高水平还有30%-50%的空间[2] - 储能系统集成、电芯、六氟与隔膜从弹性角度推荐 电池、负极、铁锂等结构件从稳定角度推荐 估值仍处于17-18倍且业绩存在上升空间[17] - 聚合因收购海外业务带动股价显著 具有单独逻辑[7] 风险提示 - 需关注产业链供给短缺可能导致的泡沫化订单[1][12] - 国内乘用车面临购置税和以旧换新政策的不确定性[14]
硅料能耗标准或收紧,顶层定调储能专项行动
2025-09-15 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