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炼化及石化行业 涵盖炼化板块 化工品 成品油 芳烃链 烯烃链等细分领域[1] - 公司提及恒力石化 荣盛石化 东方盛虹及中石化[22] 核心观点与论据 需求情况 - 2025年上半年炼化板块需求呈现分化趋势[2] - 成品油需求加速下滑 汽油需求同比减少5% 柴油同比减少7% 航煤保持正向增长约5%[2] - 芳烃链需求增速放缓 PX增长2% PTA增长6% 长丝按钢帘口径增长4% 短线1% 己二酸负增长[2] - 烯烃链高速增长 乙烯增长9% 丙烯增长13% 丁二烯增长22%[2] - 其他产品如瓶片 薄膜 甲醇等整体需求增速较高[2] - 2025年汽柴油需求下降5%-7%[11] - 终端产品出口量增加 通过以价换量策略消化部分新增产能[9] 价格与价差表现 - 2025年炼化产品价格整体表现较差 大部分产品月度环比逐月下降[1] - 副产品硫磺 石油焦及丁酮价格出现亮点 丁酮在7月份单月上涨21%[1] - 去年强势的PX和纯苯今年价格偏弱[1][4] - PX价差逐步改善 Q1价差约200美元 Q2约256美元 暂时稳定在此水平[11] - PTA因新增产能1110万吨(对应13%-14%增速)及纺服需求走弱 加工费降至300元[11] - 长丝产业链价差未达预期 因下游坯布库存高且持续降价 终端产品价格压力大[12] - 烯烃板块表现超预期 乙烯与原油价差处于近五年次高位[13] - 乙烯和丙烯价差并未出现预期中的进一步深跌 相对稳定[14] - 海外成品油市场表现较好 尤其是柴油和汽油价差较高[15][16] 开工率与产能 - 山东地炼开工率因消费税抵扣比例调整从20年70%降至24年50%左右 25年进一步下降但近期恢复至70%左右[5] - 主营炼厂开工率相对稳定 负荷基本持平于前两年旺季水平[5] - 芳烃链PX PTA PET长丝及醋酸等开工率一般在80%以上 甲醇平均达88%[6] - 乙烯 丙烯及丁二烯由于大规模投产 开工率较低 多数在80%以下 丙烯约70% 丁二烯不到70%[6] - 2019年至2025年是国内石化产品投产高峰期[20] - 预计2026年大部分产能增速将放缓 2027年增速进一步降低[20] - PX在24至25年无新产能 但26年裕龙石化可能新增300万吨PX产能[21] - 甲醇海外投产进入尾声 仅剩伊朗装置存在不确定性[21] - 涤纶长丝明年增速约3% 己内酰胺在26至27年投产放缓[21] 库存情况 - 库存表现分化明显 上游原材料如原油 煤炭及LNG库存处于高位[7] - 下游成品油类如汽柴油库存相当低 甲醇大部分时候库存也不高但上半年开始快速累库[7] - 烯烃链库存较高 包括新投产 开工率和社会库存都处于高位[8] - 芳烃链及纺服链整体状况较为健康 纯苯和苯乙烯库存绝对值不大[8][9] 出口与政策影响 - 21年至25年终端产品出口价格指数先涨后跌 23年以来平均每年降幅5%-7% 纺服领域23年至25年累计降幅达14%-15%[10] - 出口金额增长乏力但实际出口量显著增加 以价换量[10] - 国内化工品逐渐从进口替代转向直接出口 如苯乙烯 PVC TDI等产品 每年平均增速达20%-30%[10] - 国内成品油出口实行配额制 近年来出口配额基本维持不变[17] - 国内需求快速下滑 内部供应压力增大 但海外成品油市场不弱 导致国内外市场分化[17] - 政策上增量项目审批收紧 严控煤化工项目审批 提高外购石脑油裂解项目审批门槛[19] - 存量装置优化淘汰 工信部进行老旧产能统计 可能出台稳增长工作方案[19] 其他重要内容 - 山东地炼税务合规化程度提高 出厂价被动提升 使正常合规交税企业在成品油端受益[11] - 原油加工量达峰或下滑 副产品如石油焦 硫磺等供应收紧 价格涨幅明显[21] - 当前行业处于周期底部 产品价格及价差逐渐稳步小幅向上改善[22]
炼化板块上半年需求&重点产品产能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