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斯拉推进机器人量产,看好量产关键环节
2025-09-17 08:5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涉及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智能制造等领域[1] - 公司包括特斯拉(整机厂) 宇树(国产整机厂) 拓普赛华 恒立液压 新泉(关节总成供应商) 兆威机电 雷赛智能 德昌电机控股(灵巧手供应商) 以及中大力德 绿谐波(减速机) 龙溪股份(轴承) 卧龙电驱(电机)等国产零部件企业[2][8][9][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 特斯拉计划2026年量产人形机器人 年产量目标100万台 市值目标8.5万亿美元 需依赖机器人业务实现4000亿美元EBIT目标[1][6] - 9-10月为关键催化剂期:特斯拉审厂或释放新图纸/量产指引 宇树10月提交上市文件 马斯克11月6日股东大会展示第三代机器人量产成果[1][3] - 本轮行情或超年初AI行情 因国内科技信心增强 国产算力接受度提高 估值方式有望提升[4][14] - 选股逻辑基于2026年量产矛盾 关注供应链紧张环节:关节总成(下游需求压力大 议价能力增强)和灵巧手(产能仅1-2万台 扩产周期长)[2][7][8] 其他重要内容 - 特斯拉战略重心转向人工智能与军事智能 新负责人匹配发展方向 项目未受延迟影响[5][6] - 应用端看好智能物流(AGV/AMR/无人叉车) 缝制环节(杰克股份引入AI替代人工) 陪伴机器人(优必选等) 环卫(福龙马)[9][11][12][13] - 国产链条中期或成焦点 包括整机厂(致远/宇树/优必选)及零部件(减速机/轴承/电机)[9][10] - 物流机器人硬件成熟但数据积累不足 缝制环节通过大模型迭代实现技术突破[11][12] 数据与目标引用 - 特斯拉机器人年产量目标100万台[6] - 特斯拉市值目标8.5万亿美元 EBIT目标4000亿美元[6] - 灵巧手当前产能仅1-2万台[8] - 需销售1000万-2000万台机器人补足EBIT目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