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化工行业_制冷剂价格上涨,上调氟化工企业目标价;液冷技术取得进展-China Chemical Sector_ Raising PTs for fluorochemicals companies on refrigerant price hikes_liquid cooling advances
2025-09-18 21:09

这份文档是瑞银(UBS)关于中国氟化工行业的研究报告,核心观点是看好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以及AI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带来的新增长机遇,并据此上调了多家相关公司的目标价。 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 中国氟化工行业,重点关注制冷剂和含氟化学品(如氟化液)[2] * 公司: 制冷剂制造商东岳集团(0189 HK)和三美股份(603379 SS),以及布局氟化液的新宙邦(300037 SZ)和天赐材料(002709 SZ)[5] 核心观点和论据 制冷剂价格强势上涨且势头持续 * 价格涨幅显著: 自2024年实施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制以来,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截至2025年9月12日,R22/R32/R125/R134a的均价年内分别上涨5%/43%/8%/22%[8]。R32价格从2024年初的17.3千元/吨升至61.5千元/吨,R134a从19.5千元/吨升至34.5千元/吨[2] * 淡季不淡: 即使在6-8月的传统淡季,R32/R134a价格也分别上涨了9,000元/吨和3,000元/吨,超出预期[2] * 上涨驱动因素: 1) 配额约束下供应商拥有强大的定价权;2)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空调生产强劲(2025年前7个月国内空调产量同比增长5%)[2][8] * 配额消耗情况: 2025年上半年,R32/R22/R125/R134a的配额消耗率分别达到46%/31%/30%/35%,R32的消耗率领先[16] * 库存下降: R32和R134a的库存自2025年4月以来持续下降[16] * 价格展望上调: 预计2026年R22/R32/R125/R134a均价将分别达到39k/65k/48.5k/56k元/吨,并上调了2025-2027年的价格预测[21][22] 看好R32和R134a的长期盈利能力 * R32需求刚性: R32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仅为675,远低于其他产品,因此目前不在中国家用空调行业必须淘汰的制冷剂名单上[3][17]。与第四代制冷剂R454b相比仍具价格优势(R32: 61.5k元/吨 vs 第四代: 300k元/吨以上)[17][19] * R134a的新机遇: 1) 其需求主要来自汽车售后市场,相对稳定;2) 适用于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冷板式液冷),有望受益于AI驱动的需求增长[19] AI数据中心液冷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 液冷渗透率提升: UBS预计新建数据中心的液冷渗透率将在2025E达到15%,2028E达到36%[25] * 技术路径: 冷板式液冷(当前主流)和浸没式液冷(未来潜在主流)[4][27]。两相冷板液冷比单相方案散热能力更强,可使用R134a作为冷却液[4][26]。浸没式液冷散热能力更强,氟化液是最适合其的冷却剂之一[4][27] * 国产化机遇: 3M宣布将于2025年底退出PFAS(包括氟化液)生产,其年销售额约13亿美元,预计国内氟化液制造商将受益于加速的国产化进程[29]。新宙邦拥有数千吨年产能的氟化液,已供货给主流半导体制造商,并向领先数据中心客户送样测试[29] 上调多家公司目标价和盈利预测 * 普遍上调: 基于最新的制冷剂、电解液和LiPF6价格预测,以及无风险利率从2.0%下调至1.7%,上调了相关公司2025-2027年的盈利预测和目标价[5][42] * 三美股份 (603379 SS): 目标价从62.60元上调37%至85.60元,因制冷剂价格上涨,其R134a配额占全国24%[5][42][54] * 东岳集团 (0189 HK): 目标价从12.00港元上调50%至18.00港元,因其是R32配额第二大厂商,并拥有氟化液产品线[5][42][66] * 天赐材料 (002709 SZ): 目标价从27.30元上调39%至38.00元,因电解液/LiPF6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边际改善,且固态电池长期潜力[42][44] * 新宙邦 (300037 SZ): 目标价从53.20元上调24%至66.00元,因电解液业务改善预期以及作为国内领先氟化液生产商受益于数据中心建设和3M退出[42][45] 估值与催化剂 * 估值吸引力: 东岳集团和三美股份交易于2025E/26E市盈率11x/8x和16x/13x,均低于制冷剂同行平均的17.6x/13.7x,且预期2025-27年EPS CAGR分别达21%和17%[39][41] * 股价催化剂: 1) 9-10月制冷剂下游生产旺季可能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涨;2) 年底某些配额消耗快的制冷剂(如R32)供应可能紧张[33] * 板块重估: 中国化工股在“反内卷”政策推动下近期估值修复,8月板块交易于29倍PE和1.5倍PB,高于6月的26倍/1.3倍[35] 其他重要内容 潜在下行风险 * 2026年的配额政策可能存在变数,可能导致某些制冷剂供应增加[53] * 第四代制冷剂的推广可能超预期,从而影响第三代制冷剂价格[53] * 2026年空调生产可能同比下滑,不利于制冷剂需求[53] * 海外PFAS法规可能制约氟化学品市场[88] 个股特定风险 * 三美股份: 经济状况疲弱影响制冷剂需求、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分配的不确定性、第四代制冷剂替代快于预期、海外PFAS法规收紧影响出口[89] * 东岳集团: 有机硅和制冷剂价格的高波动性、PVDF/氟化学品相关政策风险、其下游电动汽车市场相关的技术及政策风险、公司房地产业务的风险[90] * 新宙邦: 电解液配方频繁变更导致上游材料被替代的风险、电池技术路线变更风险、潜在新进入者改变行业格局、新能源政策不确定性、氟化学品盈利能力的周期性[91] * 天赐材料: 电解液配方变更风险、电池技术路线变更风险、行业早期发展阶段的新进入者风险、新能源汽车政策不确定性、盈利对LiPF6价格敏感且周期性较强[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