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摩根士丹利Humanoid 100指数 涵盖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 包括大脑(芯片/软件)、身体(执行器/传感器等)和整合商(整机厂商)三大类别[25][29] * 特斯拉 被视为该主题的“核心标的” 公司董事会为CEO埃隆·马斯克提出1万亿美元的长期激励计划 预期将推动一系列里程碑和商业进展 使其超越汽车核心业务 更紧密地与实体AI/人形机器人主题关联[9] * 指数成分股中53%的公司已报告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 47%虽未报告但被认为具备实质性参与潜力[29][5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指数表现强劲:自2025年2月6日创立以来 等权重Humanoid 100指数上涨24.7% 超越标普500(+8.9%)和MSCI欧洲(+1.5%)但落后于MSCI中国(+29.1%)和MSCI韩国(+36.5%)[2][14][15] * 中国成分股主导近期表现:过去3个月 指数中的中国公司(30家)平均上涨40% 远超美国公司(+18%) 同期MSCI中国指数上涨21%[3] 前20大表现最佳股票中有14家来自中国[3] * 稀土与关键材料公司领涨:自纳入指数以来 涨幅前四的股票(均超100%)均为稀土公司 MP Materials(+174%)、Lynas Rare Earths(+118%)、Northern Rare Earths(+114%)、JL Mag(+113%)[1][21] * 中国政策与活动催化行业热情:2025年8月北京举办世界机器人大会和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展示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快速进步 中国已将人形机器人列为国家优先事项 战术类似其在电动车、无人机、电池和太阳能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的模式[4] * 特斯拉估值与风险:摩根士丹利给予特斯拉410美元目标价 其估值包含汽车核心业务(76美元)、网络服务(159美元)、特斯拉移动(90美元)、能源(68美元)和第三方供应商(17美元)五大组件[61] 上行风险包括FSD采用率提升、新电池成本里程碑、新车型推出等 下行风险包括竞争、执行风险、中国市场风险和高估值[64] 其他重要细节 * 指数动态调整:该指数旨在动态演进 曾于2025年6月17日新增网络安全和视频游戏公司(如Unity、Roblox、CyberArk、Palo Alto Networks)并移除部分半导体和零部件公司(如美光、NXP、SK海力士)[10][13] * 区域与类别表现差异:大脑、身体和整合商类别在1个月和3个月期的平均表现存在差异[18] 美国和中国成分股在不同时间段的平均表现也显著不同(例如中国公司在3个月内平均上涨40% 而美国公司为18%)[20] * 成分股详细信息:指数包含每家公司的详细数据 包括市值、股价、主要产品、纳入理由以及已知的人形机器人业务参与情况[36][44][52] 例如UBTech是少数上市纯人形机器人公司之一[3] 而特斯拉正在开发Optimus人形机器人[52]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100 自 2 月推出以来涨幅达 25%,受稀土和中国因素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