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梳理汇报:文化政策趋暖,持续重视游戏、IP产业投资机会
2025-09-22 08:59

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包括游戏行业、影视广电行业以及IP(知识产权)产业 [1] * 涉及的公司包括A股游戏公司(如吉比特、巨人网络、三七互娱、ST华通)以及IP行业公司(如泡泡玛特、大麦娱乐、巨星传奇) [6][11][19] 核心观点与论据:政策影响 * 文化政策趋暖,广电二十一条取消影视剧集数、单集时长及古装剧限制,恢复中插广告,实施边播边审,旨在增加内容供给,提升行业采买和广告招商能力,减轻资金压力 [1][2][4] * 传媒行业作为轻资产行业对政策敏感度极高,2012至2014年及2022年至今政策出台密集,与资本活跃、科技变革共同推动传媒板块投资 [1][5] 核心观点与论据:游戏行业表现与前景 * 游戏板块年初表现出色,头部公司股价翻倍,呈现EPS驱动行情,估值未泡沫化 [1][6][12] * 2025年第二季度14家A股游戏公司总收入221.8亿元,同比环比均增长,连续六个季度环比正增长,毛利率达71.3% [1][6] * 2025年第二季度游戏行业扣非净利润超2020年同期,净利率接近20%,为五年最高水平,增长主要由新品带动 [3][10] * 游戏公司研发费用保持稳定(约20亿元水平),研发费用率下降,预示新项目开发竞争趋缓,对A股中腰部游戏公司竞争格局有利 [1][7][8] * 自研爆款产品涌现(如吉比特《仗剑传说》、巨人《超自然行动组》),通过官服及TapTap等平台发行降低渠道分成成本,提高毛利率 [1][6] * 销售费用稳定增长但费用率可控,管理费用平稳 [1][9] * 游戏板块TTM估值约33倍,头部公司不到30倍,预计2026年估值可能回到15-20倍区间 [1][12][13] 核心观点与论据:IP行业发展与潜力 * IP分为内容类IP(如影视、游戏、文学)和形象类IP(如拉布布、Hello Kitty),2025年传媒研究重点抓手之一是IP领域 [14] * 中国IP行业市场空间预计达千亿规模,2020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8.5%,2024年IP授权相关零售额超1550亿元 [15] * 中国人均IP零售消费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为0.14%,远低于日本的0.61%和美国的0.78,显示出巨大增长潜力 [15] * 中国电影收入90%来自票房,仅10%来自IP衍生品,而日本和美国后链路衍生品收入占比达70%和60%,显示中国IP衍生品市场有巨大提升空间 [16] * 推动中国IP行业发展的因素包括消费升级、Z世代等人口结构变化、供应链渠道成熟以及出海路径打开 [17] * IP与AI结合可提升产品吸引力,案例如维维AI奥特曼产品上线售罄 [18] * 泡泡玛特、大麦娱乐、巨星传奇等公司因拥有优质稀缺资源矩阵和强运营渠道能力被视为行业领先者 [19] 其他重要内容 * 经营性现金流与净利润分析吻合,呈加速爬坡上涨态势,验证2025年游戏行业经营发展状态良性 [11] * 国际头部公司(如三丽鸥、万代)财报显示其在大陆市场授权收入大幅增长,验证国内IP市场发展潜力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