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A股市场、大金融(银行、保险、券商)、硬科技(电新/新能源、信息、汽车、机械、电子、芯片设备、通信、光模块、PCB)、顺周期(有色金属、钢铁)、消费(消费者服务、地产、汽车、农业、传媒、轻工、家电)、基建工程[1][10][12][26][32][35] * 公司:提及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微公司等作为市场表现的代表[6][8] 核心市场观点与论据 * 短期走势(国庆节前后):市场面临调整压力,预计将进行横盘区间震荡,支撑点位在3,732点和3,702点附近,调整大概率在国庆节前后完成[1][18][19][23] * 中长期走势:自2024年2,635点以来的上涨是对九年下跌的总反弹,处于周线三浪后段,中线安全,顶部目标位在4,130点附近[1][4][5] * 市场风险:主要宽基指数(如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国证2000、科创50)出现明显顶背离,存在回调压力,需警惕类似2015年的剧烈波动风险[1][7][15][16][20] * 板块轮动与策略分歧:市场资金在“小登组合”(侧重硬科技,弹性大)和“老登组合”(侧重大金融与顺周期,防御性强)之间分化争论,四季度市场若想创新高需依赖板块轮动,而非硬科技单兵突进[1][13][22][25][29] 板块表现与资金流向 * 硬科技板块:本周表现强劲,电新、信息、汽车、机械、通信、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资金从大金融流出后涌入这些领域,但周四出现冲高回落,科创50留下长上影线且交易量放大[1][7][8][9][10][11] * 大金融板块:本周跌幅显著,银行、保险、券商从周三下午开始受压,成为拖累上证指数在3,899点受阻的主要原因[1][6][12] * 顺周期板块:受大金融拖累及美联储降息后黄金股回调影响,有色金属、钢铁等板块出现回调[12] * 高性价比行业:当前性价比较高的行业包括消费者服务(社服)、地产、汽车、农业等,风格上小盘价值性价比较高,大盘成长依然强势但性价比略降[31][32][35] 政策影响与投资机会 * 政策信号:近期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放松限购政策力度加大(如深圳覆盖约80%空间),叠加高层讲话,政策预期集中在地产、基建工程及消费领域[1][27][28] * 投资机会:政策有望推动地产链、基建投资和消费等传统行业起色,是市场冲击4,000点的关键,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机会[1][25][26][28][32] * 财富效应:若A股能维持系统性慢牛,将产生财富效应,有利于内需和内循环,建议长周期资金左侧布局传统消费白马股[2][33][34] 投资策略建议 * 节前策略:建议采取防御策略,持仓观望,避免追高,不宜加仓,等待国庆节后调整完成再做决策[19][23][24] * 资产配置:根据风险偏好灵活配置“小登组合”与“老登组合”的比例(如五五开、三七开等),四季度可增加大金融和顺周期配置以降低回调风险[13][25][29][30] * 研究布局:关注股市慢牛对消费的财富效应,为2026年消费拐点提前布局,同时注意动量策略有效性下降,向均值回归策略靠拢[33][34][37][38] 其他重要内容 * 市场分化风险:市场“一富一穷”的极端分化难以持续,高位板块无法维继时可能引发全面下跌(“辛登堡凶刀”现象)[21] * 技术指标:当前市场需连续上涨以化解MACD顶背离风险,若调整时间过长将导致技术指标受挫,增加上攻难度[15][17][20]
廖市无双:国庆节前,进攻还是防守?
2025-09-22 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