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军用: 新时代智权赛,重塑战场新生态
2025-09-23 10:34

AI+军用行业研究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军工产业 特别是AI与军事结合领域 涵盖军工信息化 新质战斗力 无人装备 商业航天 深海科技等方向[1][2][3] * 提及的国内企业包括航天彩虹 睿创微纳 北斗星通 中科星图 寒武纪 中国曙光 龙芯中科 高德红外 海格通信 华力创通 能科科技 国博电子等众多上市公司[3][9][15][16] 核心观点与论据:行业趋势与驱动因素 * 国内军工产业成熟并具备国际出口潜力 外贸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和行业第二增长曲线[1][2][10] * 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和全球军事装备需求升级 为国内装备出海提供了验证和潜在空间[1][2]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政策催化明显 2026年十五规划启动及2027年建军百年目标临近 行业确定性增强[1][2] * 新质战斗力受科技革命驱动 智能技术 无人装备 大数据应用成为新增长点 推动国防现代化和智能化建设[1][2][4] * 2025年9月3日阅兵展示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 高超声速武器 无人及反无人装备等 新域新质战斗力量比重提升 反映了军队向全域作战和现代化作战体系的转型[1][6][8] 核心观点与论据:技术应用与产业链 * AI在军事领域应用广泛 涵盖电子元器件 软件升级 系统集成 联合作战和人机交互[1][7] * AI系统形态包括嵌入式系统 云端AI和平行系统 分布式云可分为情报云 态势云 火力云等专业化系统[1][7] * 2024年全球成熟的AI军事应用场景包括装备预测性维护 自主无人机 网络防御 后勤供应链优化 训练模拟等[8] * 2025年阅兵亮相的具体AI技术设备包括能自主目标识别决策的无人机 反无人系统 地面机器人 无人艇 以及集成通信夜视功能的单兵智能装备[3][8] * 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包括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和深海科技 被列为2025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重点领域[12] 其他重要内容:投资视角与风险提示 * 军工行情在2025年上半年偏向主题性投资 随着中报落地 行业基本面有回归态势 但产业景气度自上而下传导需要时间[11][16] * 深海科技发展受地方政策地理环境限制 产业链完善程度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 其市场规模目前集中于海平面经济 未来更注重水下科研的深潜 深钻 深网环节[13][14] * 商业航天领域的确定性催化剂包括10月份的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和卫星互联网牌照加快落地[12][15] * 投资建议关注10月份新方向指引及四季度订单落地 优先关注国家队及通导遥场景落地相关企业 上游环节估值合理处于蓄势待发状态[16][17] * 外贸长期是重要增长曲线 但短期仍主要体现为主题性机会 其速度和需求恢复需要时间[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