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肉牛养殖业,并提及全球主要牛肉生产国和贸易格局 [1][6] * 纪要提及的潜在投资标的包括悠然牧业、中国圣牧、现代牧业等公司 [11] 核心观点与论据:肉牛周期上行 * 核心观点为肉牛行业正进入大周期上行阶段,预计2026年将正式开启价格上行期,并持续至2027年甚至2028年 [1][4] * 支撑周期上行的首要因素是剧烈的产能去化:2024年深度亏损导致淘汰青壮年和怀孕母牛,2025年南方母牛存栏量下降8%,部分地区去化幅度高达30%,犊牛供应减少致使其年初价格翻倍上涨 [1][2] * 全球价格共振形成支撑:美国CME活牛期货价格自2020年以来翻倍,巴西、澳大利亚等主产国也经历产能去化,国际价格上涨通过进口成本传导至国内 [1][3] * 政策面提供支持:商务部于2024年底启动进口保障措施调查,虽结果延期至2025年11月底,但已对进口量产生影响,为国内产能调整争取时间 [1][3] * 2025年市场呈现结构性特点:缺犊牛但不缺育肥牛和成品肉,因前期去化影响未完全显现,母牛淘汰量仍大 [4] 其他重要内容:行业基本面与市场格局 * 国内肉牛养殖成本远高于国际水平,与巴西相比成本高出数倍,主要由于草场资源匮乏、饲料和人工费用较高、规模化程度低及繁育效率低下 [2][7][8] * 产业链特点包括: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50%-70%,生长周期长(母牛配种到犊牛出生需约28个月),行业集中度低 [5] * 中国是全球最大牛肉进口国,年进口量约280万吨,主要从巴西(占比近半)、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进口,中国需求深刻影响全球贸易结构 [2][6][9] * 自2000年以来国内牛肉价格呈长期上升趋势,但2023年出现历史上首次价格下跌,且期末存栏连续两年下降 [2][9] * 国内人均牛肉消费量仍处低位,增长空间大,优质牛肉(如和牛)消费增速快于普通牛肉,可达30% [2][10] * 全球主要生产国因气候变化、成本上升等因素供应趋紧,进口对国内价格的冲击有限 [10]
肉牛:大周期、大周期、大周期
2025-09-24 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