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达生物20250925
2025-09-26 10:28

信达生物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生物制药与创新药 公司为信达生物[1] 核心肿瘤产品IBI363 (IBS-363) 的表现与前景 * IBI363在2025年SCO大会上获得多个高级别口头报告 其三线治疗数据表现出色 肺癌三线12个月OS率为70.9% MSS结直肠癌三线9.4个月OS率为82.2% 数据媲美一线标准疗法[2] * IBI363有望在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的一线适应症中取得成功 其机制为叠加IL-2以增殖T细胞 使冷肿瘤变热 提高对PD-1的应答 早期干预可解决其毒副作用 主要副反应为关节炎和皮疹 且不与ADC和化疗毒性叠加[6] * IBI363具有高国际化潜力 有望成为跨国药企选择的重要二代IO药物[7] * 该药物在治疗热肿瘤和冷肿瘤方面表现出色 有望超越第一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其独特之处在于增加了白介素2(IL-2) 并通过弱化IL-2与βγ受体的结合力来降低毒性[9][10] * IBI363有三个潜在突破 冷肿瘤治疗 I/O耐药患者治疗以及I/O一线治疗 在非小细胞肺癌这一I/O耐药适应症中疾病控制率(DCR)和客观缓解率(ORR)非常高[11] * 在肺鳞癌中 信达产品已开展全球第一个注册三期临床试验 预计2026年将有一线肺癌和结直肠癌的数据读出 在结直肠癌中DOR为7.5个月[14] 非肿瘤领域产品进展与商业化前景 * 公司在非肿瘤领域推出玛仕度肽 替妥尤单抗和托莱西单抗等产品 形成强大的非肿瘤产品群 进入加速发展期[2][5] * 玛仕度肽作为具有消费属性的处方药 通过提供优秀用药体验和综合代谢管理 有望快速占据市场头部位置 预计销售峰值超80亿元[2][8] * 玛仕度肽是全球首个获批双靶点激动剂减重药 核心适应症包括肥胖和二型糖尿病 已进入NDA审批阶段 并启动了两项头对头司美格鲁肽关键性研究[16] * 替妥尤单抗作为靶向IGF的单克隆抗体 治疗甲状腺眼病(TED)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自2024年3月国内上市以来销售表现强劲 预计销售峰值可达20亿元[3][18][19] * PCSK9抑制剂Tric单抗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预计销售峰值超过20亿元[20] * 用于银屑病等自身免疫疾病的新药L23 有望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获批 预计销售峰值超过30亿元[21] 其他在研管线进展 * IBI302是一种针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双靶点药物 同时靶向VEGF和补体 二期研究中相较于阿柏西普显著降低了新发黄斑萎缩比例40%[22][23] * 与圣因合作开发的靶向AGT的小核酸药物 一期临床试验正在推进 并于2024年8月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24] * IBI3,002是一种全球首创 自免类双重封闭机制双抗 同时靶向IL-4和TSLP 今年年底将公布初步数据[25] 公司整体业绩与财务预期 * 公司PD-1产品稳居国内市场前两名 2024年肿瘤产品销售额突破80亿人民币 预计2025年将达到110亿人民币[3] * 预计公司业绩将在2025年实现扭亏为盈 2025至2027年的年销售收入预计分别为118亿 154亿和211亿元 对应净利润分别为8亿 12亿和30亿元[3][26] * 采用DCF估值方法 得出公司合理市值约为2,215亿港币 对应目标价100.29港币[3][27] 公司研发与商业策略 * 公司采用重点推进大癌种 同时拓展其他冷热肿瘤人群的研发策略 已建立起近20款产品的综合研发管线 包括眼科 自免和代谢领域 形成销售放量产品和长期潜力产品梯队化布局[3][15] * 公司与多家跨国制药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实现了初步的国际化战略成功[3] 临床试验数据亮点 * 公司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 DCR超过60% DOR较长 反映出患者不易耐药 从而延长获益时间 这可能与IL-2对T细胞的刺激和增殖有关[2][12][13] * 在肺鳞癌 结直肠癌和黑色素瘤等多种癌症类型中 公司产品均表现优异[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