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概览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主要为港股有色金属板块,具体包括钴、黄金、铜、钨、电解铝、碳酸锂、稀土及铀等子行业[1] * 涉及的公司包括力群资源、紫金黄金国际、中国汉王、嘉欣国际(或嘉兴国际)、中国宏桥、中孚实业、洛钼、中国有色金属矿业、中国黄金国际、金力永磁、赣锋锂业等[3][5][6][8][10][16][24][29] 核心观点与论据:行业供需与价格展望 钴行业 * 预计2026年后出现约3万吨短缺,行业总需求约20万吨,钴价可能从当前28-29万元/吨持续上涨至接近40万元/吨[1][3] * 力群资源因在印尼拥有湿法冶炼产能,不受刚果金出口配额政策影响,利润弹性大,2025年镍部分利润接近30亿元,2026年预计超40亿元[3][4][6] 黄金市场 * 黄金价格上涨受降息周期带来的投资需求增加和去美元化推动央行增持驱动,价格有望向4,000美元/盎司迈进[1][5] * 市场交易热度和拥挤度相对较低,空方力量不强[5] * 紫金黄金国际上市后市值有望从约1,800亿港币炒至3,000亿港币以上[5][6] 铜市场 * 供应紧张,2025年二季度以来多家公司(如嘉能可、自由港、泰克诺列、埃芬豪)下调产量预期,2025年至2026年上半年将是全球铜矿最紧张时期[1][9] * 国内废铜供应受政策影响难以增长,2025年全球矿端增量约1%[9] * 需求端不出现大幅衰退情况下,铜价易创新高,预计2026年上半年或达12,000美元/吨以上[1][9] * AI技术发展推动铜需求,数据中心单机柜用铜约300-400公斤,预计到2027年AI相关需求可能拉动全球铜需求增加10万吨(全球年消费量约2,800万吨)[3][30] 钨矿市场 * 供应端受配额下降(2025年第一批配额同比下降6.45%)、超采减少、品位下滑及政策限制,难以增加[14] * 需求端稳健,硬质合金占58.5%需求,制造业PMI、固定资产投资、机床产量数据表现良好,光伏和军工领域提供增量[14][15]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供需缺口持续,支撑钨价高位运行,钨精矿价格极限高点可能达28-30万元/吨,全年估计维持在20万元以上[1][14][15] 电解铝市场 * 2025年需求预计同比增长约1.5%,供给增速放缓(新增产能仅30-40万吨,总产能近4,500万吨),供给增速不到1%,市场供需偏紧[3][27] * 产能天花板4,500万吨限制未被打破,支撑铝价稳步上升,铝价中枢已上移至20,300-20,500元/吨,旺季有望推动铝价迈向22,000元/吨以上[24][27] * 全行业接近全面盈利,新疆煤电铝每吨盈利约5,000元,其他地区盈利在2,500-3,500元之间[27] 稀土市场 * 政策背景支持稀土价格上行,中美贸易摩擦使得国内希望避免资源贱卖,国防部对MP补贴设定在80万元/吨,高于当前50-60万元/吨区间[19] * 建议10月下旬后配置港股稀土标的,因届时海外电机厂补库需求将推动氧化钕价格上涨[19][21] 铀矿市场 * 扩产周期长,2028年前不会出现显著供给端增长,受严格供给限制[31] * 美国用电量增长刺激核电需求,中长期铀价具备上涨潜力[31] 碳酸锂市场 * 供应端存在扰动风险,如宜春地区矿山矿权问题需在9月30日后明朗[28] * 需求端,储能领域具备补涨逻辑,头部电池厂上调储能需求预期[28] 其他重要内容:公司投资价值与市场观点 个股投资价值 * 嘉欣国际:作为稀缺的钨矿标的,成本低于行业平均(9-10万元/吨),若钨价20万元/吨,净利润可达8-10亿元,当前市值126亿元,相较于A股同业显著低估,给予20倍市盈率估值市值至少200亿元,有50%以上增长空间[16][18] * 中国宏桥:港股电解铝最被看好标的,股息率6.2%,目前10倍PE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参考中国神华高股息带来的估值提升,未来有40%左右增长空间[24][27] * 中国汉王:港股中少有的未被爆炒标的,预计2027至2028年实现6至7吨黄金产量,按一吨黄金市值约30亿计算,后续市值可达200亿港币,当前市值约80亿港币[8] * 紫金矿业:2025年利润约480亿元,市值6,700-6,800亿元,以14倍估值计算2026年保守利润540亿元,市值可达7,600亿元,若铜价涨至12,000美元/吨,市值有望达8,000-9,000亿元[11] * 洛钼:2025年利润160-170亿元,以17倍估值计算2026年可能实现180亿元利润,市值可达3,000多亿元[11] * 赣锋锂业:锂矿业务重置成本价值1,100亿元,储能业务(2025年30GWh,利润4-5亿元;2026年50GWh,利润7-8亿元)和固态电池业务有望带来额外市值增长,当前市值至少应达1,300亿元[29] * 金力永磁:受益于机器人放量,与特斯拉合作,人型机器人单台食材价值可从2,000元翻倍至4,000-5,000元,毛利率约20%,若达到100万台规模将大幅受益[22][23] 板块整体看法与市场观点 * 港股有色金属板块具有较高投资价值,因基本面供需格局改善、价格支撑、净利润增长超预期,且内资外资关注度提升,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下,资金倾向配置具备金融属性的有色金属资产[1][2] * 港股中小型有色金属公司估值低、弹性高,配置价值凸显[1][2] * 有色金属板块兼具成长属性与防御属性,是差异化配置选择[32] * 下游对高铜价的接受度逐步提升,从2024年认为7.5-7.7万元/吨可接受,到2025年认为7.8-8万元/吨也可接受[13] * 短期内钴弹性高于铜,铜股票估值中规中矩[12] * 港股其他值得关注的投资方向包括创新药CRO、科技领域VR和AI互联网、硬科技赛道及储能领域[32][33]
港股金属有色行业:成长性与防御性兼具的优质赛道
2025-09-26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