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焦煤、焦炭、钢材等黑色金属产业链 [1] * 涉及的公司类型包括上游煤矿企业(如国有大矿、民营矿)、焦化厂、洗煤厂、贸易商、钢厂以及大型供应链企业 [1][3][4] 核心观点与论据 近期市场动态与价格走势 * 焦煤期货市场在9月底出现回调,反映市场预期国庆节后补库需求减弱,价格可能见顶回落,尽管现货价格依然强势,安德低硫主焦煤本月累计涨幅达160元,价格区间为1,580至1,600元 [1][3] * 现货偏强而期货回落的原因在于期货交易领先于现货,节前补库基本完成(库存水平多在7天以上),进一步补库驱动减弱 [3] * 焦化厂抛售盘面有利润空间,盘面价格比山西出厂准一级司机成本深水230元,比港口仓单成本深水100多元,无风险利润超200元 [3] * 短期内焦煤价格或已达阶段性高点,山西介休一些洗煤厂和贸易商在9月25日前已大量出货(占总量一半到三分之二),担忧下游补库需求走弱导致存货积压 [1][4] * 大型供应链企业进行套保操作防范市场下跌风险,套保盘压制下期货提前下跌 [4] 钢材市场对原料端的影响 * 钢材市场呈现原料强于成材的态势,"金九银十"旺季不旺,螺纹钢和热卷价格在7月底达阶段性高点后震荡下跌,本周大幅下跌至阶段性低点 [1][5] * 五大材产量处于近五年中位偏高水平,表观需求处于中位偏低水平,9月起库存已高于去年同期 [5] * 若10月份因钢材高产量与弱需求导致钢价进一步下跌,将压缩钢厂利润,从而打压铁矿石和煤炭等原料价格 [5] * 10月份旺季价格下跌因旺季预期已提前反映,若实际需求未超预期,价格易跌,熊市中更为明显 [6] 2025年全年与四季度市场展望 * 2025年焦煤市场呈现V型走势,上半年因国内高产量(去年精煤产量4.72亿吨)、进口高供给(2024年进口1.22亿吨)及弱需求下跌,下半年因煤矿亏损(30%以上国内煤矿出现亏损)和钢厂利润较好出现反弹 [7] * 反弹分两阶段:第一阶段(6月4日至7月18日)为超跌反弹,下游补库改善库存结构;第二阶段(7月19日起)受政策预期驱动(如各地限产政策可能导致全年减产2000万吨,占比近4%),但实际执行不严格 [10] * 四季度焦煤市场预计先抑后扬,下游补库需求放缓及成材端走弱将拖累估值,需关注政策实际执行情况而非过度依赖预期 [1][9][33] * 对年底冬储期间(11月15号左右开始)持谨慎乐观态度,下游主动补库和上游煤矿可能减产会导致供需缺口,推动价格上涨 [2][13] * 2025年第三季度超跌反弹预期已印证,第四季度预判修正为更乐观,10月或有回调,但11月和12月可能出现冬储行情 [34] 供需、进口与产能分析 * 国内焦煤、精煤年均产量在4.7亿至4.9亿吨间波动,2024年为4.72亿吨 [15] * 进口变化显著,从2020年前每年6000-7000万吨增至2024年1.22亿吨,对国内市场冲击大 [15] * 2025年进口量下降,截至8月累计进口3亿吨,同比下降12%,其中炼焦煤7260万吨,同比下降8%,预计全年动力煤进口下降约8% [15] * 全国原煤产能约12亿吨,精煤年产量约4.7亿至4.8亿吨,2025年新增原煤产能预计2000万至3000万吨,实际投产量仅约1000万吨 [22][24] * 自2022年底保供期间核增大量产能,2024年达51.7万吨,但新增焦煤矿有限 [23] * 焦煤价格主要受需求和进口影响,国内市场波动较小,蒙古进口煤价格波动大 [25] * 2025年下游需求超预期,1-8月铁水日均240万吨以上,同比增长约4%,钢厂利润率高达60%-70%,钢材出口预计超1.2亿吨 [26] 政策影响与行业盈利 * 能源局108号文等政策实际执行力度有限,但高频数据显示三季度供给环比上半年下降,138家主要煤矿开工率同比下降约3% [16][17] * 煤炭作为能源基石,国家管理审慎,不希望过度竞争导致行业亏损,动力煤价格受控,焦煤允许一定自由竞争 [18][19] * 2025年钢材行业盈利水平明显高于2024年,去年盈利在30%50%区间波动,今年年初起超50%,最高达70%以上,目前约60% [11] * 高盈利下大部分钢厂满负荷生产,今年三季度粗钢同比增约4.3%,全年铁矿石增量约4%,但钢材产量统计可能存在重复计算问题 [11][12] 2026年展望与价格预判 * 预计2026年焦煤价格中心小幅上移,但不会出现如2016、2017年的大涨,因政策强调反内卷而非供给侧改革,供给端无大约束 [36] * 明年焦煤高点可能达1600元/吨(2024年9月24日高点水平),低点支撑在1000元/吨左右 [37][38] * 大涨行情难现,因国家希望产业健康发展,不允许过快上涨影响经济民生 [37] 其他重要内容 * 蒙古煤炭进口:8月进口量大增因3月长协价大幅下调至6164美元(综合成本约770-780元人民币),现行价格带来200多元利润,9月每天进口车次超1200车 [28][29] * 澳煤进口:若利润打开(港口准一线澳洲主焦煤价超1600元),进口可能提升,但主要弥补高铁水下的原料缺口,对酸性焦煤替代作用有限 [32] * 四季度财政政策对基建投资和钢材消费的实际影响可能不明显,基建投资前高后低,对制造业板材需求贡献更大 [28]
对话专家:近期焦煤市场变化及四季度观点
2025-09-28 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