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包括医药行业下的多个细分板块:创新药、医疗器械、定制耗材、IVD(体外诊断)、中药、原料药、CRO、生命科学服务、制剂、医疗服务、血制品等[1][2][3] * 涉及的公司众多,包括但不限于信达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科伦博泰、百利天恒、诚信生物、诺诚健华、首耀控股、乐普生物、南微医学、心脉医疗、春立爱康、迈瑞医疗、开立医疗、英科医疗、迈瑞亚、新产业、九芝堂、康缘药业、华润三九、天宇股份、康龙化成、百普赛斯、贝达药业等[1][2][3][4][5][6][7][8][23][24] 核心观点与论据 医药板块整体观点 * 近期医药板块行情有所低迷,创新药指数平稳但部分小型创新药股票出现较大回调,整体板块不存在泡沫现象[2] * 对整个医药板块仍持看多观点,投资机会丰富,涵盖创新药、原料药、医疗设备和耗材等领域[2] * 仿制药集采反内卷、耗材集采反内卷以及耗材出海等方面发展良好[2] 创新药板块 * 创新药板块处于调整状态,调整幅度合理,当前进入择优兑现阶段[3] * 核心策略包括筛选基本面稳健的头部公司(如信达生物、中国生物制药)和自下而上选择业绩兑现能力强的公司(如诚信生物、诺诚健华)[3][4] * 10月份ISMO大会上中国公司的LBA(最新突破性研究)数量创历史新高,建议关注相关公司如乐普生物、贝达药业等[1][4] * 部分公司创新放量速度快,例如有新泰公司二季度创新药收入再创新高,上半年达到11亿[21] 医疗器械与耗材板块 * 在反内卷背景下,医疗器械板块表现不错,高值耗材是最直接受益的板块[5] * 南微医学、心脉医疗等重大品种尚未集采的赛道释放了首次集采降价压力[5] * 骨科行业已走出首轮集采阴霾,中报业绩亮眼,春立爱康等公司值得关注[1][5] * 医疗设备领域,在反内卷背景下价格内卷有望缓解,以国内招标市场为主的迈瑞医疗、开立医疗等公司三季度同比数据将出现好转[1][5] * 定制耗材领域英科医疗表现良好,其二季度利润端因成本下降超预期,三季度订单排期延长,预计明年业绩有亮眼增长[6] IVD(体外诊断)板块 * IVD板块因拆套餐、检验结果互认、发光集采及增值税率从3%调整到13%而承压,但底部已经夯实[7] * 部分公司海外出口表现亮眼,如迈瑞亚、新产业等[7] 中药板块 * 推荐九芝堂、康缘药业和华润三九[8] * 九芝堂是干细胞龙头,其干细胞研发管线被认为可增厚市值150亿以上,脑卒中适应症患者池庞大(每年新增200万人,存量2000万人),市场潜力巨大,其脑卒中管线2A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5月完成入组,预计2026年5月揭盲,产品若成功上市销售峰值预计至少100亿元[8][9] * 九芝堂孤独症适应症一期临床有望在2025年9月底启动[10] * 康缘药业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恢复增长至4亿元,其减肥药双靶点和三靶点研发管线进展迅速,三靶点一期数据显示减重效果与礼来产品相当且安全性良好[11][12] * 华润三九战略方向发生变化,大手笔布局创新领域(如iPSC赛道、减肥药赛道),重视创新产品商业化,2025年收入预期为双位数增长[13][14] 原料药板块 * 原料药行业受反内卷政策预期影响,有望迎来中长期格局改善和新一轮供给侧改革[15] * 行业成长逻辑依然存在,例如天宇股份在专利到期新产品快速放量、高端市场制剂一体化以及CDMO业务拉动下,产能利用率快速提升,全年利润预计达3亿以上,明年利润增速30%以上[1][15] * 普洛药业CDMO业务进入爆发期,未来三年有望实现20%以上复合增速[18] 其他细分板块 * 仿制药业务受集采影响,但政策优化(如第11批国采预期良好)使存量仿制药业务进入低基数拐点,后续可能反转[19][20] * 血制品板块价格承压周期近一年,目前价格相对企稳,行业库存处于低位,高纯净饼成为主流趋势,底部摸底后存在投资机会[22] * CRO板块康龙化成预计收入增速10%~20%,凯莱英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10%~20%[23] * 生命科学服务板块百普赛斯预计收入增速30%以上,归母净利润增速60%~70%[23][24] 其他重要内容 * 2025年第三季度各细分医药公司业绩前瞻提供了具体增长预期,例如创新药公司贝达药业预计收入增速10%以上,恒瑞医药、诺诚健华预计收入增速20%~30%[23][24] * 美诺华的GLP-1新型递送系统及下游消费级商业化场景值得关注[17] * 部分原料药公司纵向延伸制剂产业链,尝试研发改良型新药或一类新药,如华海子公司华奥泰布局肿瘤、自免疾病领域[15][16]
2025Q3医药业绩前瞻
2025-09-28 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