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十年复盘
2025-09-28 22:57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光伏行业,重点涉及中国光伏产业及全球市场 [2] * 提及的公司包括隆基股份、晶科能源、爱旭股份、通威股份、阿特斯、天合光能等 [7][8][10][11][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产业发展阶段与驱动因素 * 中国光伏产业经历补贴驱动、平价上网和政策支持三个阶段 [2] * 政策是关键驱动力,早期补贴激发制造企业成立,2019年后平价上网促进国内需求,2021年后碳减排目标政策(如沙漠戈壁风光大基地)推动装机量大幅增长 [2][5] * 光伏行业周期性受政策、技术和产能三因素影响 [3] * 过去十年波动由产能周期、政策周期和技术周期引导,包括海外补贴退坡、中国市场崛起、531政策冲击和海外市场拓展 [2][12][13] 全球市场需求与预测 * 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乐观,预计到2050年太阳能将占可再生能源发电的50% [2][9] * 2020年以来全球需求向好,组件出口创新高,国内推出大基地和整县推进计划 [4][15] * 欧洲能源危机和美国ITC退税政策(比例提升至30%)推动光伏发展 [2][6][17] * 预计2025年全球装机量达610吉瓦,同比增长13% [4][19] * 2023年中国市场同比增长80%,全球增速超50% [18] * 2026年后预计国内需求稳定,海外年增长约15%,全球增速维持在10%~15% [19] 技术进步与市场格局影响 * 技术进步显著影响市场格局,如单晶硅片因更高转换效率在2015-2018年间取代多晶硅片为主流,使隆基股份崛起 [7][12] * 电池片技术持续迭代:PERC技术渗透率从2016年10%升至2021年91%,爱旭和通威成为龙头;TOPCon技术由晶科能源引领,加速PERC退出;未来主流N型技术可能是BC(隆基、爱旭领先)和异质结(通威、阿特斯布局) [10][11] * 技术变化将继续推动转化效率提高,是平价上网背景下增强盈利能力的关键 [21] 当前挑战与应对 * 当前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价格战挑战,盈利能力下降 [4][20] * 尽管推行供给侧改革和联合收储,但因库存高、玩家多,价格回升不明显 [4][20] * 从2024年底开始产业链自律减产,以恢复合理盈利水平 [18][20] * 由于产能过剩,即使投产新技术也难以获得溢价,大部分公司选择等待行业恢复合理利润后再切换至新技术 [11] 其他重要内容 * 2020年下半年至2022年底,因需求提升及硅料厂安全事故导致供给受限,硅料价格一路上涨至历史高点 [3][14][15] * 2018年531政策使国内需求骤降,但促使中国企业加速出口,海外渗透率从60%提高到90%以上 [13] * 组件环节技术变化相对简单(如双面、大尺寸),对格局影响不大,品牌效应、渠道能力和转化效率更重要 [11] * 俄乌冲突导致欧洲能源紧张,天然气和电价快速提升,使欧洲转向新能源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