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视Q4新一轮AI智能车板块投资机会
2025-09-28 22:57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智能汽车与自动驾驶行业,特别是Robotaxi(机器人出租车)领域 [1] * 提及的公司包括整车制造商(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特斯拉)、技术供应商(地平线、黑芝麻智能、德赛西威、经纬恒润)、出行服务商(超图出行/曹操出行、如奇科技、大众交通、锦江在线)以及检测机构(中国汽研) [1][21][24][29][30] 核心观点与论据 四季度投资机会与逻辑转变 * 预计四季度智能车板块将迎来投资机会,驱动逻辑从去年的电动车补贴政策转变为今年的AI技术主导 [2] * 核心在于AI行情从硬件向应用、从数字世界向物理世界扩散,智能车作为物理世界大模型的终端应用,其革命性地位不亚于互联网时代的PC和手机 [5] * 投资标的选择上,软件比硬件更重要,B端应用比C端更重要,港股市场选择多于A股 [2] 自动驾驶技术进展与催化剂 *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迅速,C端泛化能力和Robotaxi场景落地潜力显著提升,头部车企如理想、小鹏已具备部分L4自动驾驶能力 [10] * 2025年底至2026年的主要催化剂包括:L3准入政策、特斯拉V74版本发布、小鹏Robotaxi量产计划、地平线1万台Robotaxi运营目标等 [11] * 大模型和VLA类能力上车,使得Robotaxi概念越来越接近现实 [15] Robotaxi市场前景与影响 * Robotaxi被视为智能车最佳的突破应用场景,市场潜力巨大,将吸引非汽车行业玩家入局 [1][7] * 其将通过更好的体验替代现有网约车,预计到2030年国内保有量达50万台,2035年达200至250万台 [1][12] * 长远来看,Robotaxi不仅会替代网约车,还将改变整个家庭出行方式,面对国内2-3亿辆的私家车保有量,市场空间以亿为单位,潜力巨大 [13][14] 估值逻辑与产业链机会 * 智能车和Robotaxi的估值应借鉴互联网时代PC发展模式,关注智能体能力等级及其替代人类职业并创造收入的能力,而非单纯流量数据 [16] * 产业链中,微笑曲线两端(技术底层、硬件和算法或用户应用平台)的公司利润率较高(15%以上),中间环节利润率较低(5%-10%),建议关注具备软件弹性或芯片与算法一体化运营的公司 [18] * 若国内Robotaxi保有量突破200万辆,相关公司如小鹏、理想有望达到万亿市值 [20] 其他重要内容 具体公司前景分析 * 小鹏汽车:被视为中国特斯拉,C端新车周期良好,预计2025年销量15万辆左右,未来目标100-200万辆,B端为Robotaxi做准备,自研芯片已上车,机器人将于2026年规模量产 [21] * 地平线:L2/L3领域领先者,市值1500亿,凭借开放生态系统在Robotaxi时代有望赋能更多平台,短期市值看2000亿以上 [24] * 黑芝麻智能:估值不到10倍PS,拥有吉利、东风等股东兼客户,预计2025年四季度出海订单落地,在机器人、L4场景有布局 [25] * 曹操出行:网约车行业重要参与者,预计2027年收入目标300亿元,利润率约3%,具备用户运营和资产管理能力,预计2026年批量运营Robotaxi [22] * A股零部件标的:推荐德赛西威(发布Robot小车,车规级制造能力优势)和经纬恒润(与白犀牛合作,无人驾驶经验丰富) [29] * 中国汽研:作为"卖铲子"角色,在L2至L4政策变化中专注于车辆下线检测环节,将受益于政策推进 [30] 行业参与者分工 * Robotaxi行业主要角色包括算法(替代司机)、用户管理(运营生态)、集中化管理车辆(维护保养),三方将在软件分成中占一定比例,算法部分初期占比可能最大 [17] 市场弹性测算 * 在国内100万辆Low Taxi可支撑3万亿元市值,这对软件公司弹性巨大,硬件公司则需要达到千万级别才能体现更高弹性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