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中国工业自动化、机器人、人工智能相关设备及关键零部件行业[1] * 涵盖的公司包括汇川技术、埃斯顿、英维克、汉钟精机、Circuit Fabology Microelectronics、无锡信捷、安徽合力、SBT Ultrasonic、英利汽车、施耐德、Dobot、Orbbec、Seer Robotics等14家参会企业[2] 核心观点与论据 自动化需求前景乐观,国产品牌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 大多数中国自动化公司对需求前景持乐观态度,主要驱动力来自电池、物流、电子、半导体和机床等关键领域[4] * 汇川技术、埃斯顿、信捷等公司预计2025年订单和收入将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4] * 价格竞争不如预期激烈,埃斯顿指出来自关键客户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订单盈利能力和应收账款略有改善[10] * 欧洲品牌(如西门子、ABB)和日本品牌(如Misumi、三菱电机、欧姆龙)在与国产品牌竞争时更倾向于提供"物有所值"的产品,而部分日本品牌(如安川电机、THK)则专注于高端市场[9] * 关税影响有限,几乎所有公司都表示受关税影响较小[10] "AI+"成为核心主题,AI相关需求强劲并成为资本开支新驱动力 * 2025年工博会的主题是"新型工业化与智能制造韧性",AI被无缝集成到旨在提升智能化、效率和质量的解决方案中[3] * AIDC(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设备需求持续强劲,表现为新订单稳健、盈利能力健康以及持续产能扩张[12] * AI及其物理应用是设备资本开支上升周期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催生了对智能机器人、PCB设备、液冷系统、燃气轮机等的新需求[12] * 汉钟精机管理层对PCB资本开支上升周期延续至2026年表示乐观,并计划大幅扩大设备产能[12] * 英维克管理层指出自2025年第三季度起国内液冷需求上升,并预计海外服务器端冷却业务规模收入可能从2026年下半年开始确认[12] 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快速发展,应用场景拓宽 * 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发展全面提速,更多公司推出全系列组件和执行器,包括汇川技术、施耐德、NSK等主要厂商,以及Novanta、禾赛科技等细分领域领导者[14] * 智能机器人在各种专业场景中的采用正在加速,尽管通用人形机器人应用仍是长期前景[14] * 汇川技术推出了系列人形和新大型PLC产品,相关产品已处于量产阶段,预计2026年将获得小批量订单,并与国内外客户展开合作[22] * 无锡信捷推出了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和编码器等与人形机器人相关的产品[34] * Dobot发布了轮式人形机器人ATOM-M,并计划在年底推出新版本人形机器人[51] 产品创新与精密制造能力提升 * 汇川技术和无锡信捷今年均推出了大型PLC产品,并获得了小批量初始订单[4] * 汇川技术在工博会展示了其智能机器人焊接操作岛,配备了自研熔池摄像头,实现了实时监控和更高的操作灵活性[4] * 尽管与全球老牌企业相比仍存在差距,但精密产品制造仍是重点改进领域,例如施耐德通过精度和有效负载优势区分其丝杠产品[13] * 汇川技术在上半年获得了国内机床客户的订单,并展示了可扩展的生产能力,目标是到2028年实现40万台的产能[13] * 英利汽车专注于高端铸件(如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叶片),并与西门子能源、贝克休斯、GE航空航天等国际客户深化合作[13] 其他重要内容 具体公司业绩指引与展望 * 汉钟精机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1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其中3C业务增长30%,PCB业务增长约50%至50亿元人民币,全年毛利率和净利率较上半年将略有改善[26] * 汉钟精机PCB设备新订单预计在2025年达到约60亿元人民币,并计划将其PCB设备产能翻倍至约100亿元人民币[27] * 埃斯顿管理层指引未来三年每年收入增长15%-20%,并预计2026年净利率约为5%,今年全球市场份额约为5%,目标是到2030年提升至10%(对应约10万台出货量)[30] * 英维克管理层对2026年国内外服务器端冷却需求持乐观态度,预计海外服务器端冷却业务将从2026年下半年开始明确确认收入[24] * 安徽合力2025年前8个月海外销售增长16%,其中亚洲增长16%,欧洲增长18%,南美洲增长70%,中东和非洲增长29%,北美下降19%,俄罗斯下降10%,大洋洲增长73%[36] * SBT Ultrasonic预计2025年营收约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约1亿元人民币,2026年新订单预计同比增长约30%,净利润预计翻倍至约2亿元人民币[39] * Circuit Fabology Microelectronics预计2025年将交付约700台用于PCB应用的LDI设备,而2024年为300多台,预计全球市场份额今年将升至约25%[40] * 英利汽车截至上半年末订单积压为15亿元人民币,其中约80%与燃气轮机部件相关,管理层对长期营收100亿元人民币的目标持乐观态度[42][45] * Orbbec预计2025年营收10亿元人民币,目前机器人收入构成是服务机器人大于工业机器人大于人形机器人[55]